林尚武逝世|驚傳患心臟病離世 拆解非典型病發徵兆 下顎痛亦恐中招?
發佈時間:13:22 2025-11-05 HKT
本港資深演員林尚武昨日驚傳心臟病發逝世,享年75歲。有醫生指出,冠心病是本港最常見並導致死亡的心臟病之一。事實上,患上冠心病不一定會出現胸痛或心絞痛,小心其他非典型症狀,及早察覺患病並妥善治療,減低猝死風險。
林尚武逝世|驚傳患心臟病離世 享年75歲
林尚武是香港話劇團首批招聘的十位全職演員之一,其後在90年代初加入無綫電視。他曾參演多部舞台劇、電影、以及《射鵰英雄傳》、《壹號皇庭II》等不同電視劇。林尚武多年來深受不同病痛所困:於1994年患上鼻咽癌,留下有口齒不清的後遺症,因而從幕前退居幕後;2004年初因感冒菌入耳導致右耳失聰;2006年曾創立劇團「如林服務社」,後來卻因患上嚴重偏頭痛無力營運,只能解散。
他恢復健康後多參與義務工作,並在2013年獲再生會頒發「傑出生命」獎。2025年11月4日,傳出林尚武心臟病發逝世的消息,享年75歲。
林尚武逝世|患冠心病不一定胸痛?拆解非典型病發徵兆
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統計資料,2024年有逾6500名港人因心臟病死亡。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曾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是本港最常見且致死的心臟病之一。冠心病是由於血管內壁出現粥狀硬化,令血管變得狹窄,導致心肌缺血,因而引致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病情嚴重時甚至有猝死風險。患上冠心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典型症狀:心絞痛,表現為胸部疼痛或不適感
- 其他疼痛表現:當病人做運動或進行粗重工作時,胸部中間或偏左位置可能會出現壓迫感或悶痛;痛楚位置甚至有機會出現在下顎、肩膊或手臂,因人而異
- 非典型症狀:長者及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完全沒有胸痛,而是出現體能下降、氣喘、腳腫等情況
本港衞生署亦指出,大概10%冠心病患者沒有任何徵狀,通常在發展到很嚴重時才會出現問題,即毫無訊號下突然猝死,因此人們常常忽略此種心臟病的可能性。
林尚武逝世|冠心病的成因是甚麼?
本港衞生署指出,冠心病的成因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隨著年歲增長,動脈內膜有脂性物質積聚,到到某一程度會使血管變窄,血管壁亦因此失去彈性而硬化。血管組織老化,變硬和增厚,會導致血液流動緩慢;假如粥樣硬化物突然爆裂,內裡物質與血液接觸,便會形成血栓,因而阻塞血管,形成心肌局部缺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和死亡。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肥胖、缺乏運動、糖尿病、長期緊張等問題都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林尚武逝世|如何預防冠心病?
衞生署提出預防冠心病的6大建議:
- 戒煙及戒酒:香煙內的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縮和提升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引致動脈硬化;如過量喝酒,酒精會加快動脈硬化。
- 適當和持久運動:運動能促進心臟功能,防止血管老化和增加心肌血液循環。
- 注意飲食:保持均衡飲食,減少進食含高飽和脂肪的食物如豬腩肉、肥牛肉、雞腳和含高反式脂肪的食物如酥餅、蛋糕、夾心餅,以免增加血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壁,使血管硬化和受到阻塞。
- 控制體重:體胖會增加心肺負荷,過量脂肪也會積聚在血管壁內,使血管硬化和受到阻塞。
- 作息定時:繁忙的工作及生活壓力會導致精神緊張,血壓上升,容易患上心臟病,所以宜保持精神健康。
- 定期覆診: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均要定時覆診,因為持續的高血壓和高血糖容易引致動脈硬化。
延伸閱讀:冬天天氣冷長者血管易出事!早上要賴床?做這6件事防中風心臟病
---
相關文章:
5大指標自測中風/心臟病風險!1類人提早發病率高562% 60歲前已中招
血管衰老易中風/心臟病 醫生教2招自測血管老化 咖啡加1食材抗氧化通血管
早上心臟病發風險增40% 起床後做4件事護心防中風 這時段吃早餐更防糖尿病
降血脂|膽固醇高都可以食多士漢堡?港安營養師推介7日餐單 降膽固醇防中風/冠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