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連續2日錄兒童流感嚴重個案 醫生嘆流感未必可「吽返好」 籲打疫苗減重症
發佈時間:16:07 2025-10-22 HKT
【流感2025】本港連續兩日錄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個案,分別涉及兩名2歲女童,9月開學至今已錄得12宗兒童嚴重流感個案。對於本港兒童流感持續的情況,本港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向《星島頭條》指,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出現發燒、咳嗽等流感症狀時可以「吽返好」,卻忽略此舉隨時會併發致命疾病。
流感2025|流感年年變種 2025夏冬季高峰期或重疊
據衞生防護中心昨晚(21日)公布,一名有長期病患、未接種最新一季流感疫苗的2歲女童,感染甲型流感後,併發嚴重肺炎,情況危殆。衞生防護中心前晚(20日)亦公布,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2歲女童早前到過廣東省後,周日(19日)出現發燒及抽搐,送院後證實為甲型流感併發腦病變,情況嚴重,兩人均未接種本季度的流感疫苗。
對於今年的夏季流感高峰期直至10月依然持續的原因,韓錦倫醫生接受《星島頭條》解釋,流感年年變種,有機會是因為由去年接種流感疫苗至今逾一年,保護力已大大減退;加上有不少兒童尚未接種本季度的流感疫苗,而流感疫苗開始供應後,也需要注射後2-3星期才可發揮效力。
【同場加映】流感症狀+甲型/乙型流感分別
韓醫生推測,今年要夏季高峰期要多4至8星期後才會回落;而冬季高峰期大多集中在12至翌年2月;今年夏季流感有機會與冬季流感高峰期重疊,而患病人數亦有機會比過往增加。
流感2025|兒童患者多5歲或以上 中小學生屬高危族
據韓醫生臨床觀察,近期流感患者多為5歲以上的小學兒童,而近月亦多了10幾歲的中學生患病;「因為寶寶或幼童不常外出接觸外界,較少出現個案。」流感的主要途徑是由呼吸道飛沫傳播,中小學生在校內與同伴緊密接觸,容易讓傳染病傳播。他強調,學生如果感到不適,或有流感症狀,最好不要上學,多加休息,以以免傳染他人或加重病情。
流感2025|流感未必可「吽返好」 心肌炎較難診斷出
「好多家長發現孩子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時以為可以『吽』返好,但分分鍾會併發致命疾病。」他提醒一旦出現併發症如心肌炎,特別是患者是幼兒會較難診斷出,待確診時可能已延誤治療黃金時間。因此孩子一出現發燒、疲倦、無胃口等症狀,最好馬上求醫。家中亦最好常備流感快速檢測試劑,準確度較高,幫助偵測有否中招。
流感2025|甲流、乙流有甚麼不同?
韓醫生分析,甲流和乙流的症狀相約,主要分別在於病情嚴重程度。甲流通常傳播速度更快、更活躍,患者起病較快較急,病情往往較嚴重、亦有機會發高燒。另一方面,乙流普遍傳播速度稍慢,症狀及病情亦比甲流輕微。 在他接觸的流感病人內,患甲流的人數亦相對較多。
不少人以為,長期病患才屬流感的重症高危族。不過他解釋,健康的人染上流感都有機會致命,「有些孩子的免疫系統太強、甚至過度反應,都會引發致命併發症如肺炎、心肌炎、腦炎。」
流感2025|流感疫苗/治療藥有不同種類
流感疫苗一般可分為注射(打針)及噴鼻式,韓醫生指噴鼻式疫苗多供年紀小的幼童使用,效果相對稍弱。打針的副作用多為「針口位」紅腫痛、發燒等,有少數人士可能出現較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風疹等。噴鼻式疫苗因為會對鼻腔產生局部刺激,或引發氣管不適等的常見副作用,不過情況較少見,「但我大部分病人都是以打針為主。」
他提醒,流感雖致死率不高,但嚴重的流感個案中有2成以上可能引發細菌感染,重症率相對高。打流感針雖不會百分百預防染疫或令接種人士完全零症狀,但可以提供保護力,減輕嚴重症狀。他相信如果港人在10月開始嚴陣以待,定時接種疫苗及提高警覺,保護力已經足夠。而治療方面,現時本港有2種藥物可以治療流感,分別是:
- 奧司他韋(即俗稱特敏福):可每日服用1-2次藥,為期5日
- 瑪巴洛沙韋:可單次服用
流感2025|甲型流感/乙型流感 哪種死亡率最高?
根據衞生署資料,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已知可感染人類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有3種類型: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與乙型流感佔感染的大多數,而多年來流感疫情爆發,通常都與甲型病毒有關。
1. 如何分辨甲型流感?
- 常見症狀:發燒、發冷、頭痛、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
- 高風險人士:長者、小朋友或免疫力較低人士受感染後,可能會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腦炎、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等併發症,最嚴重可致命。
- 嚴重程度/死亡率:病情一般較嚴重,死亡率較高。
- 傳染力:傳染及致病能力較高,為目前主要會造成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當新型甲型流感出現時,有可能導致新一波的流感爆發
2. 如何分辨乙型流感?
- 常見症狀:與甲型流感相似。
- 傳染力/嚴重程度/死亡率:病情一般較甲型流感輕微,死亡率較低。演化速率較甲型流感病毒低2至3倍。
衞生署指,流感高峰期一般為每年1月至3月,或4月及7至8月。大部分人患上流感後能自行康復,症狀較輕微的人士應要有充足休息和多喝水。若出現流感病徵,不應上班或上學。如果病徵持續或惡化,應立即求診。
流感2025|流感有哪些症狀?與一般感冒有何分別?
據衞生署資料,流感高峰期一般為每年1月至3月,或4月及7至8月。其症狀、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痊癒期,與普通感冒有何分別?
常見症狀:
- 流感: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頭痛、嘔吐、腹瀉等
- 感冒:噴嚏、鼻塞、流鼻水、咽喉疼痛、咳嗽、聲嘶、頭痛、發燒
併發症:
- 流感:支氣管炎或肺炎
- 感冒:可能有零星發冷、連帶疲倦、流汗、肌肉及關節疼痛
流感/感冒 潛伏期:
- 流感:約1-4日
- 感冒:約1-3日
流感/感冒 流行期:
- 流感:每年1月至3月,或4月及7至8月
- 感冒:一年四季
流感/感冒 痊癒期:
- 流感:約2-7日可自行痊癒
- 感冒:約2-5日可自行痊癒
傳染途徑:
- 流感:透過飛沬直接傳播,或經接觸間接傳播
- 感冒:吸入或接觸帶有傳播性的呼吸分泌物
痊癒方法:
- 流感:充足休息、多喝水,如醫生處方可服抗病毒劑減輕病情
- 感冒:多飲清水、進食有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充足休息。每日可用半茶匙鹽水漱口3次或以上
延伸閱讀:本港13歲女童感染流感亡 專家教吃5類食物增免疫力
---
相關文章:
必吃8類營養增免疫抗流感 這種蔬果用油加熱煮 修復黏膜阻病菌入侵
轉季流感恐併發肺炎致死 必吃4類食物增免疫力抗流感 1種海產降重症死亡風險
紓緩/預防流感湯水合集!中醫推介5款湯止咳/化痰/收鼻水 增免疫力飲五指毛桃湯?
研究揭感染2種呼吸道病毒 恐喚醒體內1000倍癌細胞 乳癌擴散風險增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