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本港錄得首宗本地個案 醫生拆解常見症狀/感染風險 嚴重恐致肝炎/腦膜炎/心肌炎
發佈時間:16:25 2025-10-26 HKT
【基孔肯雅熱】本港錄得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個案患者為一名在鳳德邨居住的82歲婆婆。對於基孔肯雅熱的風險,本港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曾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基孔肯雅熱的病徵與登革熱相似,嚴重更會引起急性肝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併發症。
基孔肯雅熱症狀與登革熱相近 或現關節痛/發燒/出疹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6日)公布,82歲病人潛伏期沒有離開香港,對上一次外遊是8月底,因此屬於香港第一例本地感染個案,相信感染源頭為屋苑內的蚊。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指,為應對潛在的社區傳播風險,衞生防護中心已加強監測系統,並透過此系統發現了是次本地個案。中心將重點追查鳳德邨一帶是否有其他未被發現的個案。由於白紋伊蚊飛行距離短,中心已劃定以患者居住樓宇為中心、半徑200米的範圍,涉及約20座樓宇及8,000人,他們有感染風險。
對於基孔肯雅熱的感染風險,本港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曾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基孔肯雅熱常見症狀與登革熱相近,當中包括:
基孔肯雅熱有何常見症狀?
基孔肯雅熱常見症狀:
- 發燒
- 全身出紅疹
- 關節疼痛(如手腕、腳踝、腳骹、腳板等小關節)
- 頭痛
- 疲倦
- 肌肉疼痛
- 沒有食慾
基孔肯雅熱經蚊子傳播 3至5成患者恐有後遺症
基孔肯雅熱主要由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傳播,不會經由人傳人或空氣傳播。曾醫生提醒,如果有染疫病人不幸被白紋伊蚊咬到,白紋伊蚊可以將基孔肯雅熱病毒再傳播給他人。染疫後,嚴重會出現併發症包括:
- 急性肝炎
- 血小板偏低導致出血
- 結膜炎
- 腎炎
- 心肌炎
- 腦膜炎
- 腦炎
曾醫生指,通常被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咬到後,基孔肯雅熱一般會潛伏大概3至7日後才會發病。大部份基孔肯雅熱患者會在發病一星期後康復,大概3-5成康復人士會出現後遺症如關節炎,狀況維持幾個月至1年不等。
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未有預防疫苗
要預防基孔肯雅熱,曾醫生指主要以滅蚊工作為主。在個人方面,他建議可作出以下措施預防基孔肯雅熱:
- 注意家居附近是否有容器積水;
- 出沒郊外地方時噴蚊怕水;
- 穿著淺色長袖外衣/長褲。
要預防蚊子繁殖,衞生署亦有以下建議:
1. 防止積水
- 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
- 避免使用花盆底盤
- 緊蓋貯水器皿
-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
-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
2. 避免蚊蟲滋生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
曾醫生提醒,現時沒有預防基孔肯雅熱的疫苗,又指相關個案需要及早向衛生防護中心通報、獲得更多情報;他相信只要有關當局要做好監察、防控、通報及滅蚊幾個方面,爆發的風險不會特別高,冀大家關注滅蚊及社區清潔行動。
專家履歷: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 曾祈殷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98,
-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2003,
-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2006,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 2006,
-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學深造文憑 2005,
- 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內科榮授院士 2012,
- 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2013
延伸閱讀:易被蚊咬恐與皮膚有關?醫生揭5類人最惹蚊 容易流汗/孕婦都中招
---
相關文章:
醫生揭8類人最惹蚊!這種血型易被蚊咬?忌穿1種衣服?出汗易惹蚊?
端午節前後小心5種蚊蟲 被咬死亡率達60% 醫生教5招防蚊驅蟲 行山戶外活動小心
防蚊方法|被蚊咬頭痛出血恐致命 全球50%人易中招3地區高危 7招防蚊防登革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