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女子乳房腫脹潰爛有飛蛾撲出 醫生揭1原因致皮膚藏蟲卵

更新時間:13:46 2023-02-16
發佈時間:13:46 2023-02-16

身體不明腫脹,可能是長了腫瘤,嚴重甚至會「生蟲」!台灣一名39歲女子早前發現左邊乳房腫大,但因性格內向未有求醫。至情況惡化,她被帶往醫院,醫生檢查時,突然有一隻飛蛾從乳房傷口撲出,令在場醫護人員大感震驚!

乳房腫脹如排球 傷口潰爛發出惡臭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分享病例指,該名39歲女子多年前已發現自己兩邊乳房大小不一,左側乳房更有硬塊。不過由於工作忙碌,加上個性內向不敢求醫,遂一直拖延病情,更自行用草藥偏方調理,惟未有改善,乳房硬塊更逐漸變大。

2年後,該女子被硬塊撐破胸部皮膚,出現傷口,但她未有理會。數月後情況惡化,乳房硬塊更腫脹得如排球般大,乳房組織被撐破,血流不止。因胸部傷口潰爛並發出惡臭,該女子被家人強行帶到醫院求診。

相關文章:全球最年輕乳癌患者|7歲女童胸有硬塊揭患乳癌 接觸塑化劑6大因素最高危

一個原因導致乳房潰爛藏蟲卵

該院乳房醫學中心林金瑤醫生表示,當他為女子進行檢查時現患者乳房長出葉狀瘤,且腫瘤已惡化至嚴重程度,腫瘤直徑近25厘米、重逾5公斤,且傷口有蟲卵寄生。林醫生又表示,當患者一脫下衣物時,胸部即傳出異味,而且乳房腫瘤亦滲出組織液,一拿起覆蓋傷口的紗布時,突然有一隻像飛蛾的蟲從該女子胸部撲出。

經檢查後,女子須進行左乳房切除手術。幸好腫瘤內未有發現惡性組織,腫瘤亦沒有轉移,進行切除手術後也逐漸康復。林醫生補充指,葉狀瘤是由軟組織長出,與一般乳癌主要來自乳管和乳葉組織的異常增生不同,因此無法確認葉狀瘤出現的原因。

相關文章:乳癌|28歲女患乳癌沒家族遺傳 醫生揭常熬夜吃2類食物所致

乳房有腫瘤代表患乳癌?

乳癌為本港第5號致命癌症。對本港女性而言,乳癌則是致命癌症的第3位。綜合衞生署及政府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當乳腺細胞失控分裂和生長,就會形成腫瘤,腫瘤分為良性及惡性,乳房內的惡性腫瘤就是乳癌。女性和男性都有可能患上乳癌,但男性患者較罕見。

乳癌常見症狀

衞生署指,早期乳癌的症狀並不容易察覺。若出現下列任何症狀,應該盡早求醫。

乳癌常見6大症狀如下:

 

    乳癌高危一族

    本港政府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一般婦女在月經前常會感到明顯的乳房脹痛或摸到硬塊,這是由於週期性賀爾蒙分泌的轉變,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過分擔心。如懷疑乳房有腫塊,應找醫生檢查,確定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而大部分乳房腫塊屬於良性,或為水瘤或良性纖維瘤,對身體無害。

    患乳癌的高危族群包括:

     

    預防乳癌 定期檢查乳房外表及觸感

    婦女應該時刻關注乳房健康,並熟悉自己乳房平常的外表和觸感。多留意乳房有沒有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如察覺乳房出現不尋常情況,應盡快求診。

    乳癌6大常見症狀如下:

    1. 乳房出現硬塊
    2. 乳房的大小或形狀有所改變
    3. 乳房或乳頭皮膚出現異樣(例如:變紅、呈鱗片狀、變厚或猶如「橙皮」)
    4. 乳頭附近出疹、內陷或有分泌物
    5. 乳房或腋下新出現持續的不適或疼痛
    6. 腋下有新增硬塊或皮膚變厚

    同場加映:12種最強防癌食物 預防乳癌腸癌常見癌症

    甚麼情況下要接受乳癌篩查?

    甚麼時候要進行乳癌篩查?針對不同風險狀況的女性,衞生署有以下建議:

    乳癌篩查:高風險婦女

    • 例如:確認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有強烈的家族乳癌或卵巢癌病史、在30歲前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等。
    • 建議:應諮詢醫生意見,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和開始篩查的年齡。

    乳癌篩查:中等風險婦女

    • 即只有1名直系女性親屬在50歲或之前確診患乳癌,或有2名直系女性親屬在50歲之後確診患乳癌
    • 建議:應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乳癌篩查:其他一般婦女

    • 如年齡介乎44至69歲、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導致患乳癌風險增加
    • 建議: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政府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建議,採用為本港婦女而設的風險評估工具(例如由香港大學所開發的工具),按照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包括初經年齡、第一次生產年齡、直系親屬(母親、姊妹或女兒)乳癌病史、良性乳腺疾病歷史、體重指標及體能活動量,評估罹患乳癌的風險。

    衞生署提醒,所有篩查測試都有局限,亦並非百分百準確,或會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任何婦女若考慮接受乳癌篩查,應在進行之前與醫生商討有關篩查可能帶來的好處和潛在風險。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