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教煲彩色防癌湯 12款平民食材入饌 抗發炎/增免疫/降血壓
發佈時間:11:51 2025-11-09 HKT
【防癌飲食】癌症與飲食息息相關,若想對抗癌症可從調整飲食著手,有營養師推介1款製作簡易的湯水,只需加入12款常見的平民食材,就能幫助預防多種癌症,同時兼具穩定血壓、抗發炎等多重保健功效。
營養師教自製防癌湯水 12款平民食材入饌
營養師張宜婷在節目《聚焦2.0》中表示,根據防癌所需的抗氧化與抗發炎原則,特別設計出1款以天然彩色蔬菜為基底的「抗癌湯」,透過多色蔬菜的搭配讓每1口湯都能攝取植化素,有效幫助身體對抗自由基並降低慢性發炎反應。她強調要連湯料的纖維一併食用,而非只喝清湯,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增強飽足感,且製作方法非常簡便:
1款防癌湯水食譜:
材料:
- 番茄2個
- 洋蔥半個
- 紅蘿蔔1根
- 杏鮑菇1根
- 紫甘藍1/4個:富含花青素,有強效抗氧化力。
- 蒜頭2瓣、加少許薑:含硫化合物和辛香活性成分,有助抗發炎、提升免疫力。
- 西芹1支:提供鉀離子與植物多酚,幫助身體排水、穩定血壓。
- 加少許橄欖油:少量入湯提香,補充Omega-9。
- 可加入豆腐、雞肉或海鮮:含蛋白質,讓湯變成完整的一餐。
製法:
- 將所有食材切成塊狀,加入清水煮30至40分鐘,過程中無需添加鹽分或僅使用少量海鹽調味。
- 亦可先將食材打成汁液再行烹煮,或於熬煮後直接取用湯汁飲用。
營養加分重點:
- 將蔬菜切塊後直接煮成湯品,務必連同纖維質一併攝取,切勿進行過濾步驟。
- 烹煮水量可依個人喜好調整,但需注意熬煮時間不宜過長,以避免蔬菜色澤改變與活性植化素流失。
- 添加適量優質油脂有助於提升脂溶性營養素,例如胡蘿蔔素與多酚類的吸收效率。
建議:
- 若本身患有腎臟相關疾病或需要嚴格控制鉀離子攝取量者,建議先行諮詢專業營養師,根據個人健康狀況調整適合的蔬菜種類與份量。
5種菇類有助防癌/降膽固醇/增強免疫功能
除了上述防癌湯水,營養師張宜婷曾在其Facebook專頁中表示,菇類富含多醣體,且纖維高,並含有豐富氨基酸成分,所以進食蔬菜時可用菇類代替。其中多醣體更有助抗癌、降低膽固醇、增強免疫功能,加上菇類本身低鈉又高鉀,富含多種礦物質,因此適量食用有助穩定血壓。
她指出,市面上常見的菇類例如冬菇、金菇等,都是多醣體豐富的食材,並含有多種必需胺基酸、核酸等,是防癌及維持健康狀態的好選擇。5種常見防癌菇類及其營養價值如下:
- 香菇:富含維他命D、6 多醣體、膳食纖維、硒,可幫助降血壓、降膽固醇另外含有香蕈多醣體(Lentinan),動物實驗上發現可抑制癌細胞生長,並且有提高免疫T細胞活性的功能。
- 杏鮑菇:含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吃起來口感類似雞肉,適合素食者。而且鉀含量豐富,可幫助排除多餘的鈉、維持血壓穩定。
- 金針菇:富含膳食纖維、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與豐富的維他命B1,在營養代謝、維持體力上是必須的營養素。另外研究證實,金針菇內富含的精胺酸,可以抑制腫瘤生成。
- 秀珍菇:富含維他命B雜、鋅1,可幫助提高免疫細胞活性;豐富的胺基酸,可幫助修復細胞組織;而內含的糖蛋白,據研究顯示,有抗癌效果。
- 鴻喜菇(靈芝菇):含有豐富的硒、葉酸、 多醣體, 食用起來略有苦味;硒屬於抗氧化營養素, 可大幅度抑制細胞被氧化、癌化。
另外她提醒,由於菇類屬於生物中的真菌,不含葉綠素無法自行製造養份,所以通常是寄生在樹木或腐木上生長,而常吃的菇類多是人工栽培。食用菇類前一定要先清洗乾淨,不留任何土壤,並注意菇類是否有變色或出水;烹調時,要煮熟後才食用。不過,由於葉酸和鉀等均屬於水溶性營養素,所以不宜煮太久,建議可水煮後直接進食,或搭配其他料理一起烹調。
她更強調,由於菇類本身鉀含量較高,所以腎臟病患者在進食時,要特別注意礦物質攝取狀況,適量食用。由於蕈菇類的嘌呤(purine)成分較高,若正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或是有使用疑慮,記得可諮詢專業營養師或醫生的建議。
資料來源:《聚焦2.0》
延伸閱讀:比消炎藥更有效 更防6大癌症!醫生推5大食物防癌抗發炎 80%人成功防食道癌
---
相關文章:
本港年增近3.8萬人患癌 防癌必吃3大平價蔬菜 這種日吃100克防4大癌症
癌症年殺1.4萬港人 專家教防癌13招 多吃5類食物不易患癌
癌症名醫大推5款防癌湯水 必加8款平價食材 增免疫力/降膽固醇
抗癌|60歲婦患胰臟癌晚期 被判剩3個月命 做3件事7年不復發!必飲1款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