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腎衰竭|逾萬港人患病 糖尿病/高血壓易中招?一文睇清症狀/成因/飲食建議
發佈時間:09:30 2025-11-01 HKT
腎病一般泛指腎功能衰竭(腎衰竭),因腎臟組織長期受損,導致結構或功能下降,無法正常運作。腎病死亡率在本港排第7位,現時本港有逾1萬名末期腎衰竭病者,調查發現慢性腎病個案上升,主要原因與糖尿病和高血壓患病率大幅增加有關。
全面了解腎病/腎衰竭
腎衰竭成因+常見症狀:
腎衰竭成因是甚麼?
腎臟的主要功能為排泄體內經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協調體內水分、血壓等。腎功能若長期受到嚴重傷害,體內的廢物會累積且引發多種身體問題,即慢性腎衰竭。醫管局腎病資料列明,末期腎衰竭的成因如下:
- 糖尿病 (佔49% )
- 腎小球炎 (佔22% )
- 高血壓( 佔11% )
- 原因不明
- 其他原因
- 遺傳(如多囊腎)
- 尿道問問題
同場加映:腎衰竭|45歲男疲累求醫揭腎衰竭需一世洗腎 醫生列10大常見症狀
同場加映:腎衰竭原因|25歲女常運動腎功能如50歲? 忽略5件事恐致腎衰竭
患上腎衰竭會出現哪些症狀和併發症?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在初期階段時症 狀並不明顯,據本港醫管局資料顯示,如小便出現以下變化就要留神,隨時是患上腎病的警號:
與小便相關的症狀:
- 小便帶血 / 茶色尿(血尿)
- 小便帶泡沫(蛋白尿)
- 小便混濁(尿感染)
- 小便赤痛、頻密
-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 小便排出小沙石
-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其他身體症狀:
- 腰腹疼痛
- 足踝或眼皮浮腫
- 血壓高
當腎功能降至腎功能衰竭階段(少於正常機能的25%),或開始出現尿毒症狀:
- 夜尿、尿量減少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 疲倦、臉色蒼白(貧血)
- 皮膚痕癢
- 高血壓
- 氣喘
- 水腫(足踝或眼皮浮腫)
- 神智不清、抽搐、昏迷
同場加映:28歲女常吃1種藥 腎功能如80歲老人 醫生揭10個習慣易傷腎
同場加映:腎病|男子常吃1種水果 肌肉痠痛險心臟停頓 小心8種高危食物
哪些人較容易患上腎衰竭?
當到達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病人須透過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才得以維持生命。當中,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有較高風險患上慢性腎衰竭:
- 糖尿病
- 腎小球腎炎包括紅斑狼瘡腎炎
- 高血壓
- 先天性腎病及有腎病家族病歷
同場加映:36歲女胃痛吃1物變腎衰竭4期 醫生教2招不再胃痛極速康復
同場加映:糖尿病年輕化 惡化恐腎衰竭 中醫推介24款食物湯水降血糖
腎衰竭治療有哪些選擇?
慢性腎衰竭並不能痊癒,治療目標在於延緩腎衰竭的速度、減少併發症和控制症狀。治療慢性腎衰竭首先是要控制引致其慢性腎衰竭的根本問題,如糖尿病、高血壓、腎炎等。當到達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病人須透過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才得以維持生命。主要治療有以下3方面:
1. 飲食控制:
- 控制蛋白質攝取份量
- 限制鉀、磷、鈉質及水分的攝取
- 控制膽固醇的水平
2. 藥物治療:
- 降血壓藥
- 紅血球生成素補充劑
- 維他命D
- 磷酸鹽結合劑
3. 腎臟替代治療:
- 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
- 腎臟移植
同場加映:死亡率排第7!慢性腎病30分鐘可逆轉?醫生教3招補腎 大推1種食物
同場加映:22歲男常喝1飲品瘦20kg 竟患兩病險洗腎 醫生警告易患「癌王」
如何預防或及早發現腎衰竭?
為降低患上腎病及慢性腎衰竭的風險,醫管局建議以下方法:
- 多喝清水以保持足夠尿量,可預防腎石及尿道炎。
- 注意個人衛生,免受尿道感染,女性及小孩為較易受尿道感染者。
- 注意飲食,避免進食過量鹽份、肉類,曾患腎結石者應避免高鈣、草酸的食物。
- 勿亂服用藥物,如風濕止痛藥、抗生素等。
- 預防其他疾病引起之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必須適當控制血糖及血壓。
- 各類尿道阻塞疾病必須及早矯正,如及早清除腎石、設法找出腎石原因。
- 定期檢查身體及檢驗小便,可及早發現腎病,如有血尿、蛋白尿等,需及早治療。
- 及早治療腎病,如腎炎。
同場加映:20歲男常喝1飲品 患腎衰竭4期險洗腎 不鹹也中招!研究揭風險高61%
同場加映:患腎病可以吃蛋?服保健品反而傷腎?5大錯誤飲食習慣恐加速洗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