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2025|天氣漸涼多雨 潤燥護肺要吃白色食物 推介11種養生食材+湯水

更新時間:00:05 2025-09-23 HKT
發佈時間:00:05 2025-09-23 HKT

【秋分節氣2025】今日(9月23日)是秋天的第4個節氣「秋分」 ,註冊中醫師鄭壹尹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在秋分節氣下,天氣將逐漸變涼,秋分養生重點在於潤燥養肺,並分享11款滋潤湯水及滋陰白色食材。

「秋分」天氣有何變化?養生重點是甚麼?

註冊中醫師鄭壹尹表示,秋分的「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指白晝與黑夜的長度幾乎相等,代表著秋季的開始。隨著秋分的到來,氣溫逐漸下降,暑熱消退,涼意漸增,同時陰雨天氣增加,偶爾會出現連綿陰雨。

秋分養生的重點是「順應時節,潤燥養肺」,透過早睡早起、適度運動、注意保暖與保濕、保持心情舒暢,以及多攝取滋陰潤燥的白色食物(如水梨、白木耳、百合等),來預防秋燥傷肺、舒緩乾燥不適。

秋分容易影響肺脾腎三臟:

  • :氣溫下降,首要影響肺部,容易出現咳嗽、咽痛等症狀;肺主皮毛,同時皮膚亦可能會出現乾燥瘙癢的情況;肺主悲,所以踏入秋分後心情亦會受影響。
  • :心情變化可能影響食慾,使脾胃虛弱,出現食少、腹瀉腹脹等問題。
  • :隨著氣溫變化,腎臟的水分代謝功能亦會受到影響,造成小便不利或水腫。

秋分養生食材|推介8款食材潤肺紓緩秋燥

鄭壹尹醫師推薦,在乾燥的秋分宜吃以下8種食材養生,有潤肺、止咳、生津等功效:

 

秋分養生食材|1. 蓮藕

  • 性味:性寒味甘
  • 功效:清熱生津

秋分養生食材|2. 梨子

  • 性味:甘微酸
  • 功效:梨子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百果之宗」,有潤肺生津、清熱化痰等功效

秋分養生食材|3. 薏仁

  • 性味:甘微寒
  • 功效:能清熱解毒、健脾除濕

秋分養生食材|4. 百合

  • 性味:性寒,味甘微苦
  • 功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秋分養生食材|5. 山藥

  • 性味:性平味甘
  • 功效:健脾益腎、益氣養陰、生津止咳等

秋分養生食材|6. 蜂蜜

  • 性味:性味甘平
  • 功效:補中益氣、潤燥止咳

秋分養生食材|7. 秋葵

  • 性味:性寒味淡
  • 功效:補腎益精、健脾補腎

秋分養生食材|8. 白木耳

  • 性味:性平味甘
  • 功效:能滋陰潤肺,益胃生津

秋分湯水|推介3款養生潤燥湯水

鄭壹尹醫師分享3款適合秋分期間飲用的滋潤湯水食譜,到底止咳、護肺、解秋燥要飲甚麼湯?

 

秋分養生湯水|1. 雪梨蘋果無花果湯

材料(約2人份):

  • 雪梨1個、蘋果1個、無花果3-4個(乾或新鮮均可)、冰糖適量、水500ml

功效:

  • 雪梨和蘋果能潤肺生津,無花果能滋陰潤燥,防止秋燥引起的口乾舌燥、便秘等問題。 

做法:

  1. 先用清水洗淨雪梨和蘋果,然後去皮,去核切塊,無花果洗淨備用。
  2.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500mL水。
  3. 煮沸後轉小火,再煮20-30分鐘。
  4. 根據口味加入適量冰糖,煮至糖融化即可。

宜忌:

  • 適合乾燥、咳嗽或有喉嚨不適的人。 
  • 脾虛患者可以不用額外加入冰糖。

秋分養生湯水|2. 五指毛桃蓮藕湯

材料(約3-4人份):

  • 五指毛桃30g、蓮藕200g、排骨200g、生薑3片、鹽適量、水1500ml

功效:

  • 健脾養胃,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做法:

  1. 將五指毛桃、蓮藕和生薑先用清水沖洗乾淨,生薑切小塊。
  2. 排骨焯水去血水,備用。
  3. 把五指毛桃、蓮藕、生薑和排骨一起放入鍋中,然後加入水煮沸,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煮1小時。
  4. 根據口味加入適量鹽,再煮10分鐘即可。

宜忌:

  • 適合大部分人士服用,特別適合體質偏虛、需要增強免疫力的人。 

秋分養生湯水|3. 沙參麥冬百合湯

材料(約3-4人份):

沙參30g、麥冬20g、乾百合30g、雞肉200g、生薑3片、水1500ml、鹽適量

功效:

  • 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滋陰潤燥。
  • 沙參和麥冬有助於潤肺,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效果,對於焦慮和失眠有幫助。

做法:

  1. 將沙參、麥冬、乾百合用清水沖洗乾淨, 乾百合要提前浸泡。
  2. 雞肉焯水去血水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水煮沸。 
  4. 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煮約1小時。
  5. 根據口味加入適量鹽,再煮10分鐘即可。

宜忌:

  • 適合大部分人士服用,尤其適合燥熱、咳嗽及失眠的人。 

秋分養生|哪些食物不宜多吃?

鄭壹尹醫師提醒,在秋分時節吃以下6類食材,可能會影響消化、加重燥熱不適,因此不宜多吃。

  • 生冷食物:如沙拉、冷飲等會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
  • 辛辣食物:辣椒、八角、韭菜等易引起上火,可能出現口乾舌燥、喉嚨不適等問題。
  • 油膩食物: 油炸或高脂肉類容易增加脾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和腹脹。
  • 甜食:過多糖分會損傷脾胃出現脾虛,並可能引起內熱。
  • 高鹽食品:高鹽食品會導致水腫,影響腎臟健康,並可能加重秋季的乾燥感。
  • 啤酒:啤酒屬濕熱之性,在秋天飲用容易助長體內濕熱。 

秋分養生|5大宜做+4大NG行為

鄭壹尹醫師建議,在飲食以外,也應注意一些養生或傷身習慣:

秋分時節應做的行為

  • 適度運動:如散步、瑜伽等輕度運動,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秋日帶來的憂鬱。
  • 保持良好作息:確保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適應秋季的日照變化。有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降低秋燥帶來的影響。
  • 保持心理平衡:進行冥想或深呼吸,緩解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 注意保暖:秋天陽氣開始收斂,隨著氣溫下降,保暖可以防止寒邪入侵。特別注意頸部和腳部的保暖。
  • 多接觸自然:享受戶外活動,吸收陽光,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和心情。

秋分時節避免的行為

  • 熬夜:避免熬夜,影響身體的修復和免疫系統。
  • 過度疲勞:避免過度勞累,特別是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應適度休息。
  • 過度焦慮:避免長時間處於焦慮或壓力下,尋找放鬆的方法。
  • 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這些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寒咳要飲陳皮水?燉橙可化痰?拆解8大咳嗽偏方功效 8種咳嗽成因/症狀

---

相關文章:

入秋易咳嗽便秘 專家教沖泡3款茶飲抗秋燥 多吃1類食物滋陰潤肺

中醫教吃5種參防傷風感冒 推介12款補肺食療 人參/黨參/花旗參/沙參/太子參

秋天必吃20種紫色食物 抗發炎/減肥/增免疫力 紫色薯仔提子上榜

中醫師狂咳飲水無用 吃1類食物快速止咳 推介30種潤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