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1種辛辣食物防大腸癌?愛吃酸護肝解毒更降血脂?專家解構中醫「五味飲食」好處
發佈時間:20:30 2025-07-30 HKT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維持身體成長與健康的必要基礎。無論中醫或西醫體系,不少疾病治療都涉及飲食宜忌:中醫自古主張「藥食同源」,將戒口視為箇中療程關鍵,醫師會依據患者體質的虛實寒熱(如氣虛、濕熱等)制定飲食建議,例如風寒外感時需避食生冷食物;西醫亦強調對食物有相應限制,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循低鹽低脂飲食,或嚴重腎病患者需控制蛋白質攝取量。
何謂「五味飲食」?吃辛辣可防大腸癌?酸味護肝?
均衡飲食是預防疾病、維持生理機能的核心原則。香港衞生署推廣的「飲食金字塔」與「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側重主要食物種類與攝取量分配;中醫食療則以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與五味調和(酸、苦、甘、辛、鹹)為理論基礎;西方營養學則提倡「彩虹飲食」或「五色飲食」,不同色彩有不同營養元素。這些體系共通點在於鼓勵攝取多元化營養,並反對偏食。長期營養失衡可能導致代謝異常,引發貧血、肥胖,乃至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據衞生署《人口健康調查》,營養相關慢性病患者比例逐年攀升,顯見掌握均衡飲食之迫切。
在眾多飲食建議中,筆者推薦以中醫五味理論(酸、苦、甘、辛、鹹)為實踐均衡營養的方法。五味出自「黃帝內經」,飲食的方法容易掌握,在日常生活選購食物和準備飲食都非常方便。五味當中,甘和鹹的食物都是人們常常食用的味道,無需贅述,以下將聚焦酸、辛、苦三味的健康益處。
1. 酸味:護肝、解毒
酸味是肝臟的守護者,酸味入肝,具有收斂和固攝的作用,能夠調節肝氣,幫助維持肝臟的功能平衡。部分研究發現酸味食材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對代謝調節和抗氧化有重要作用。醋的主要成分醋酸能夠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同時,它能延緩胃排空,穩定餐後血糖水準。此外,醋中的有機酸具有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彈性。檸檬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檸檬酸能夠刺激肝細胞谷胱甘肽合成酶的活性,提升肝臟的解毒功能;而維他命C和類黃酮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細胞。此外,檸檬還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幫助脂質代謝平衡。其他酸味食物還包括番茄、青奇異果、乳酪、梅類等。
2. 辛味:增免疫、防大腸癌
辣味(辛味)在五味中歸肺、大腸經,具有發散、行氣、活血的作用。中醫認為,辛味食材能夠疏散外邪,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而醫學研究則進一步揭示了辛味食材具抗炎、抗菌和免疫調節的功能。洋蔥的辛味來源於其豐富的硫化物和槲皮素,有強大的抗菌和代謝調節功能,能夠抑制多種病原體的生長和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研究還發現,洋蔥能夠減少內臟脂肪面積和抑制大腸癌細胞的增殖。薑以其辛辣的口感和暖身的功效而著稱,其活性成分薑辣素能緩解胃脹氣和具有抗炎作用。此外,薑中的薑烯酚還能夠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升免疫能力。其他辣性食物還有韭菜、胡椒、山葵、蒜頭等。
3. 苦味:清心火、護血管
苦味在五味中歸心,具有清心火作用。雖然苦味常被認為是「難以下嚥」的味道,但其健康益處卻不容小覷。研究發現苦味食材中的活性成分不僅能夠清除體內的炎症和自由基,還對代謝調節和心血管健康有顯著作用。苦瓜因其獨特的苦味而得名,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苦瓜素、皂苷、多肽等,這些成分在降血糖和改善代謝綜合症方面表現突出。此外,苦瓜還能夠增強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改善能量代謝。說到苦味,就不得不提純朱古力,其苦味來自可可碱,其中成分能夠增強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功能,改善血管舒張能力,從而降低血壓。此外,研究發現,純朱古力可以促進腦細胞修復與再生,緩解壓力,提升幸福感。苦味當中,不要忘記還有各種草本涼茶,有清熱瀉火、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苦性食物還有杏仁、羽衣甘藍、芹菜、綠茶、咖啡等。
中醫五味理論告訴我們,長期偏食某一種屬性的食物,可能會導致營養失衡,進而引發各種疾病。通過五味飲食,我們會增加對食物味道的敏感度,減低過度對甜和鹹味的索求,避免了偏食習慣。五味飲食能平衡攝取不同屬性的食物,達致中以及和互補不足,滿足身體各種營養需要。筆者建議,讀者可以每星期為一個周期,檢視自己飲食中的五味攝取是否均衡,並適時補充不足的味道。五味飲食以天然本質為基礎,避免化學加工,如此我們已能享受多元化飲食的樂趣,調和養生。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 朱賢文博士
延伸閱讀:吃洋蔥防7大癌症!2種食法功效最強 遠離大腸癌/肺癌/乳癌
---
相關文章:
白色/黃色/紫色洋蔥營養大比拼 營養師推介1種抗氧化力最強 怕辣吃哪種?
3種香料防癌力超強!營養師揭防大腸癌胃癌 更護腸通血管 這樣吃功效大增
1種飲品是三高救星? 糖尿病人每天喝2湯匙 有效降血糖/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