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先兆|半夜常餓醒恐患糖尿病?自測高血糖5大晚間症狀 必學1種飲食法控血糖
發佈時間:17:35 2025-08-01 HKT

【糖尿病先兆】高血糖徵兆也會在睡覺時出現?有醫生指,晚上睡覺時若出現5大症狀,有可能屬於高血糖警號,長遠而言更易患上糖尿病,當中經常半夜餓醒或口渴都恐中招?
糖尿病先兆|半夜餓醒恐患糖尿病?5大夜睌訊號自測高血糖
據內媒《生命時報》綜合多位醫生指,糖尿病近年呈現年輕化趨勢,但由於血糖上升初期往往缺乏明顯症狀,導致不少人未能及時把握早期干預和治療糖尿病的最佳時機。若血糖出現異常,睡覺時出現以下5大症狀,不僅會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是高血糖的警號,可視為糖尿病先兆:
夜睌出現5大症狀恐屬高血糖:
糖尿病先兆|1. 半夜餓醒
糖尿病患者常於深夜因飢餓感醒來,此現象源於其胰島素分泌模式異於常人。健康人群進食後15分鐘會出現胰島素分泌小高峰,1小時後達至峰值;而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期患者,則會出現胰島素分泌延遲現象,造成用餐時血糖偏高、餐後卻異常降低。這種時序錯亂的胰島素分泌,正是引發飢餓感與低血糖反應的關鍵成因。
糖尿病先兆|2. 夜尿頻繁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人夜間排尿通常不超過2次,但當血糖過高時,會損害膀胱周邊神經功能,導致尿道括約肌與膀胱逼尿肌協調失常,進而引發排尿障礙。常見以下情況:
- 小便次數明顯增加
- 小便淋漓不盡
- 尿意急迫但尿量稀少
- 出現膀胱過度充盈卻無法順利排尿
糖尿病先兆|3. 夜間口乾
當血糖持續偏高時,人體會長期處於脫水狀態,進而引發明顯口渴感與飲水量增加的現象。此時唾液分泌量不僅會減少,其質地也會變得異常黏稠。
糖尿病先兆|4. 手腳麻木
高血糖狀態會引發神經纖維代謝功能紊亂,包括能量與物質代謝異常,導致神經纖維腫脹甚至變性,最終形成周邊神經病變。常見為四肢末梢出現麻木、疼痛、針刺感、灼熱感、螞蟻爬樣感覺,且下肢部位通常更為嚴重。
糖尿病先兆|5. 皮膚痕癢
血糖濃度過高會直接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皮膚搔癢不適感。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異常升高時,會造成血液滲透壓高於周圍組織液,促使組織水分向血管內轉移,導致患者排汗量減少、皮膚乾燥,進一步加劇皮膚痕癢的症狀。
糖尿病先兆|2因素易致血糖失衡 恐誘發心腦血管病/癌症
武漢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生丁勝表示,血糖水平失衡可能對全身產生連鎖影響,主要有以下2大因素:
- 血糖劇烈波動會促使自由基大量生成,這些自由基將在血液中侵蝕血管內皮細胞,逐漸降低血管彈性,最終導致動脈硬化並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 過量攝取的糖分在未能被代謝時,血液中游離糖分會與蛋白質、脂質及核酸產生糖化反應,此過程不僅破壞由脂肪與核酸構成的細胞結構,更會誘發多種慢性疾病、退化性疾病乃、癌症,同時加速身體老化程。
丁勝醫生指出,短期而言,血糖失調會引發倦怠感、異常飢餓、睡眠障礙及免疫力下降等問題;若長期處於血糖失衡狀態,則可能導致情緒障礙、認知功能受損,並引發皮膚病變、牙周疾病、關節炎症,還會導致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及肝臟疾病的風險。此外,他亦指出,高血糖還可能對以下器官造成損害:
- 造成腎小球過濾功能減退,引發蛋白尿症狀,最終惡化為糖尿病腎病變。
- 增加肝臟代謝負荷,可能導致肝功能異常及脂肪肝等疾病。
- 短期會使患者出現視力模糊,長期併發症包含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黃斑部水腫等眼部疾病。
- 容易引發糖尿病足部病變,常見表現包括足部供血不足、感覺異常,嚴重時可能伴隨潰瘍、感染,甚至導致組織壞死而需截肢治療。
糖尿病先兆|1種餐盤飲食法助控血糖 蔬菜優先選這種
報道又指出,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族群而言,想吃飽喝足又能掌握食物種類與份量,輕鬆享受每一餐,不妨嘗試這個「餐盤法」。這種由美國糖尿病學會推薦的飲食方式,不設特定營養素比例限制,可依個人喜好靈活搭配,有助長期維持並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具體操作只需準備一個直徑23公分的淺盤,按2:1:1的比例分配蔬菜、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方法如下:
1/2比例:裝滿非澱粉類蔬菜
這類蔬菜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不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富含維他命、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是健康飲食的關鍵組成。
1/4:裝滿蛋白質類食物
建議選擇低脂蛋白質食物,例如魚肉、雞肉、瘦牛肉、豆製品及乳酪,這些食物能提供必需胺基酸以維持肌肉量,同時控制飽和脂肪攝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1/4:裝滿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可選擇穀物、澱粉類蔬菜及豆類等高碳水食物對血糖影響較為明顯著,建議控制份量並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食材,以減緩餐後血糖上升幅度。
報道中也提醒,在搭配餐點時需注重粗細食材的均衡組合,儘可能攝取多元化的營養種類,而烹調方式可選擇清蒸、水煮或快炒等,避免油炸、紅燒等高油脂的料理手法。用餐時應放慢進食速度充分咀嚼,並按照先食用蔬菜,接著攝取肉類,最後吃主食的順序。
血糖多高已是糖尿病前期?留意8大初期症狀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是一種代謝失調的慢性疾病。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人體無法正常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血糖便會上升。血糖過高會引致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長遠更會破壞心血管、視網膜、神經、腎臟等等多個身體系統及器官之機能。
如若空腹血糖水平≥5.6至<7 mmol/L,視為空腹血糖異常;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7.8至< 11.1 mmol/L,則是血糖耐量異常。兩種情況均屬於前期糖尿病。
糖尿病者初期常見徵狀
- 經常口渴
- 小便頻密
- 感到飢餓
- 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視力模糊
- 傷口不易癒合
-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延伸閱讀:糖尿病人也可吃飯?加1種調味料穩血糖 學10招不吃藥逆轉病情
---
相關文章:
逾70萬港人患糖尿病 醫生推介11種食物穩血糖 每日喝這種茶患病風險降33%
患糖尿病更易中風!專家教飯後必做1動作 有效穩血糖/護心血管
運動後可放肆喝汽水?研究揭仍增22%糖尿病風險 10問題自測身體糖上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