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常致腰背痛 常用1姿勢搬重物易中招 專家教5招預防
發佈時間:10:20 2025-07-17 HKT

近年來,「椎間盤突出」這個名詞越來越普及。根據本地及國際研究,腰背痛及椎間盤突出是都市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估計約10%至20%的成年人曾有相關症狀並接受治療。
椎間盤突出常致腰背痛 常用1姿勢搬重物易中招
誰是椎間盤突出高危人士?根據國際流行病學研究,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約為0.5%至2%,多見於30至50歲的工作族群。以下因素會增加風險:
- 年齡增長:椎間盤逐漸退化、失去彈性,容易破裂。
- 長時間不良姿勢:例如低頭滑手機、久坐辦公、彎腰搬重物。
- 缺乏運動:核心肌群無力,無法有效支撐脊椎。
- 急性外傷:如跌倒、車禍撞擊。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人患病,風險較高。
甚麼是椎間盤突出?
脊椎是由椎骨組成,每兩塊椎骨之間有一個椎間盤,像軟墊一樣吸收衝擊,令脊椎靈活運動。椎間盤內部有膠狀物質(髓核),外層是較堅韌的纖維環。當椎間盤因年齡退化、長期不良姿勢或外傷,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並壓迫附近神經時,就形成椎間盤突出。當中最常見於頸椎(頸部)和腰椎(下背部),兩者因位置和神經分布不同,症狀及影響亦有所差異。
1. 頸椎椎間盤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常見症狀:
- 頸部持續或間歇性疼痛,痛楚可能向肩膀、上臂甚至手指放射。
- 手臂麻木或刺痛,感覺手指或手掌麻木,甚至肌肉無力。
- 頸部活動受限,轉頭或低頭時感疼痛或僵硬。
- 嚴重時可能出現頭暈或平衡感差。
影響:頸椎神經受壓會影響上肢感覺及運動功能,嚴重或會導致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握物、寫字等日常活動。
如何預防頸椎椎間盤突出?
- 保持正確坐姿,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或電腦。
- 定時做頸部伸展運動,如輕柔的頸部旋轉和側彎。
- 工作時調整螢幕高度,保持眼睛平視。
- 避免頸部突然用力或外傷。
治療:初期可採用物理治療、熱敷及止痛藥物緩解症狀。
2. 腰椎椎間盤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
常見症狀:
- 持續性下背痛,尤其久坐或彎腰時加劇。
- 坐骨神經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小腿放射至腳部,伴隨麻木、刺痛,像被針刺的感覺。
- 下肢肌肉無力,影響行走、站立,嚴重時腳步不穩。
- 嚴重神經症狀如大小便功能障礙,包括大小便失禁、會陰部感覺異常,這是神經受壓的警號,需立即就醫。
影響:腰椎突出壓迫坐骨神經,嚴重影響下肢感覺及運動功能,甚至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如何預防腰椎椎間盤突出?
- 避免長時間久坐,工作期間適時起身活動。
- 培養良好搬運習慣,彎膝抬重物而非彎腰。
- 加強核心肌群鍛煉,如橋式運動、平板支撐。
- 控制體重,減輕脊椎負擔。
治療:輕度患者可透過物理治療、藥物控制疼痛;嚴重者,需考慮接受手術。
如何判斷背痛是否由椎間盤突出引起?
1. 自我初步判斷
- 背痛是否持續且無法靠休息緩解?
- 痛楚是否有放射至臀部、大腿或腳部?
- 是否出現麻木、刺痛、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異常?
2. 醫學檢查
- 醫生會進行詳細體格檢查,包括背部壓痛點、測試腿部肌力、反射及感覺、評估行走能力。
- 如有需要,醫生會安排影像學檢查,磁力共振掃描(MRI)是診斷椎間盤突出的最佳方法。
不過,背痛不一定是椎間盤突出引起,還可能是椎管狹窄、骨刺、肌肉拉傷或其他疾病等。如有疑慮,請向專業醫生求診。
如何預防椎間盤突出?
1. 保持正確姿勢
在辦公室工作時,應保持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地面,避免長時間彎腰或低頭滑手機。工作時可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
2. 定期做伸展及強化運動
每天做簡單的腰背伸展,如貓牛式瑜伽,或核心肌群鍛煉(如平板支撐),有助支撐脊椎,減少受傷機會。
3. 控制體重
過重會增加脊椎負擔,容易加速椎間盤退化。保持健康飲食,適量運動。
4. 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損
長時間搬運重物或久坐工作時,應適時休息和變換姿勢,避免腰部過度疲勞。
5. 使用正確搬運技巧
例如搬重物時屈膝蹲下,用腿部力量抬起,而非直接彎腰搬,減少腰椎壓力。
總括而言,椎間盤突出不再是「老人病」,都市人因長期姿勢不良、缺乏運動,令患病年齡日趨年輕化。我們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了解椎間盤突出特徵和警示症狀,若出現問題應及時求醫,守護脊椎健康。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講師 蘇偉兒
延伸閱讀:女士50歲後易骨折患心臟病 專家教必做6大長壽運動 做20分鐘防腦退化?
---
相關文章:
腰背痛/凸肚腩因為骨盆前傾?專家教1動作自測症狀 做不到恐情況嚴重 附紓緩方法
辦公室工作易致腰背痛 專家教3大伸展動作紓緩 做數分鐘即有效!
拗柴飲食禁忌|扭傷戒口忌吃4類食物!勿飲奶茶?中醫推介11款食物湯水加快康復
50歲起膝關節易退化 醫生指3類運動風險高!未必要做手術?1種療法痛楚減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