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一年2758名港人確診 中醫教按3大穴位降風險 哪3類人易中招?

更新時間:11:00 2025-07-20 HKT
發佈時間:11:00 2025-07-20 HKT

前列腺癌是本港常見癌症之一,本港在2022年已新增2758宗前列腺癌新症,50歲以上男士要注意風險。除了中年男士外,有中醫師指出,有3類體質的男士更易患上前列腺癌,並教按壓3個穴位保養生殖健康及防癌。

前列腺癌|一年2758名港人確診 中醫揭3類人易中招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指,前列腺癌位列本港10大常見癌症的第4位,在2022年有2758宗前列腺癌新症,同年亦有519宗前列腺癌死亡個案。據台灣中醫師吳宏乾在《健康2.0》節目中提到,中醫認為以下3種體質的人士,是患上前列腺癌的高危一族:

前列腺癌高危一族|1. 痰濕體質

這類人通常會有不正常的代謝廢物積聚,容易造成身體內部的濕氣和痰液積累,繼而引起慢性發炎,增患前列腺癌風險。常見症狀包括頻尿和夜尿。

前列腺癌高危一族|2. 氣滯血瘀體質

這類人由於氣血流動不暢,造成身體某些區域堵塞,並導致腫大,增患前列腺癌風險。常見症狀有下腹部疼痛和脹氣。

前列腺癌高危一族|3. 肝火上炎體質

肝經會經過泌尿生殖器官區域,若肝火過多導致該區域發炎,就會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特別是喜歡食用烤炸、辣味食物或紅肉的人,肝火上炎的風險會更高,前列腺癌病發機率也隨之上升。

【同場加映】前列腺癌常見症狀+高危因素

 

防癌護前列腺 必按3大穴位

吳宏乾醫師提出保養前列腺的3大穴位,平日多按壓這些穴位,有助保護前列腺機能,

1. 太衝穴

位於第一和第二趾骨中央,屬於肝經。肝經行經泌尿生殖系統,經常按摩太衝穴有助活血化瘀。

2. 足三里穴

位於膝關節下方約4手指寬,脛骨前緣約1橫指之處,屬於胃經。經常按壓足三里穴,能幫助理氣、化痰和利濕。

3. 三陰交穴

位於內踝尖端上方約4手指寬之處,是脾、肝、腎三經的交匯點,且經過泌尿生殖系統,具有利痰、除濕和消水腫的作用。

如何自製茶飲護前列腺? 

吳宏乾醫師又分享一款前列腺保養的茶飲,此方集合多種活血化瘀、防癌抗癌的藥材。

解毒除濕護攝方

材料:

  • 白花蛇舌草20g、絞股藍10g、三棱5g、莪朮5g、陳皮5g、貝母5g、紅棗10顆。

材料功效:

  • 白花蛇舌草可降肝火、清熱解毒,助防癌抗癌。
  • 陳皮和貝母能利化痰濕、軟堅散結,意即可軟化硬結的物質。
  • 莪朮與三棱能活血化瘀,促進氣血循環,同時具備防癌和抗癌的效果。
  • 絞股藍具有補氣和防癌、抗癌的作用。
  • 紅棗有矯胃和補血之效。

製法:

  • 上述材料加水1500cc,煮沸3分鐘後,待溫後飲用。

前列腺癌不易察覺 出現7徵兆恐代表腫瘤增大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年紀大的男性常有前列腺腫大的情況,絕大多數屬於良性增生,但當細胞出現基因變異,成為惡性腫瘤,這就是前列腺癌。惟這是種生長緩慢的癌症,患者可能對已在體內存在多年的腫瘤不察覺。若發現身體出現以下1種或多種症狀,可能已代表前列腺癌腫瘤已出現增大或轉移:

  1. 小便頻密,特別是在夜間
  2. 小便困難,久久未能排尿
  3. 小便時疼痛
  4. 小便或精液帶血
  5. 脊骨疼痛
  6. 盆骨疼痛
  7. 腳腫

以上症狀與一般前列腺增大的症狀極為相似,因此如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早求醫診斷。此外,發現盆骨、背及臀部痛楚,顯示病情已惡化及腫瘤已擴散至其他部位。若前列腺癌患者沒有接受合適的治療,病情有機會惡化以致出現下列情況:

  • 癌症轉移:前列腺癌可能會隨淋巴管轉移往附近的淋巴腺,亦有機會轉移到骨骼,多見於盆骨、腰椎、股骨和肋骨,或者轉移到肺、肝和胸膜。
  • 疼痛:若癌腫擴散至骨,部份病人會感到較嚴重的疼痛。

4類人最高危 少吃這食物助預防前列腺癌

至於前列腺癌的成因,醫管局指成因至今未明,但以下4類人士有較高的潛在發病風險:

  • 年齡50歲或以上的男士
  • 擁前列腺癌家族病史的男士
  • 長期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肥胖男士
  • 抽煙或曾前列腺病變的男士

要預防前列腺癌,醫管局呼籲日常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高纖低脂飲食習慣有助預防或延遲前列腺癌的形成:

  1. 限制攝取動物脂肪食物,減少進食肉類(尤其紅肉)
  2. 多進食豆製食物
  3. 多吃新鮮蔬果

延伸閱讀:常尿頻恐患癌?營養師教必吃4類食物防前列腺癌 抗癌4大階段如何吃?

---

相關文章:

108萬人研究證常喝1飲品 患前列腺癌風險大減16% 每日喝這份量就有效!

82歲拜登患前列腺癌 最短或剩5年命 3部位疼痛恐中招

前列腺癌死亡個案將增85% 研究揭3類食物可抗癌 這種魚要多吃

10大習慣超傷前列腺 忌飲珍珠奶茶?研究揭射精達這次數 患癌率減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