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楷揭患柏金遜症 拆解6大常見症狀 這年齡層易病發

更新時間:17:05 2025-07-10 HKT
發佈時間:17:05 2025-07-10 HKT

75歲的羅浩楷曾演出《皆大歡喜》、《歡樂今宵》等經典電視節目,2017年後半退休狀態淡出娛樂圈。羅浩楷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自爆在10多年前患上柏金遜症,更自言長期靠輪椅代步。柏金遜症在本港十分普遍,原來1個年齡層最易發病?除了手震,柏金遜症又有哪些常見症狀?

羅浩楷揭患柏金遜症 因頸椎問題失自理能力

羅浩楷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自己患上柏金遜症,又指近1至2年狀態較差,手腳活動能力下降,不能自行走路,長期靠輪椅代步,及由太太及傭人照顧日常生活。羅浩楷又稱對未來心灰意冷,認為生存下去「無意思」,更直言:「我都唔知幾想死。」又指自己現在樣子不好看,久久沒有拍照留影。

「綠葉王」羅浩楷於60年代加入娛樂圈,後經引薦下加入TVB,曾參演過百部電視劇及電影,他的經典角色是於《歡樂今宵》中扮演呂奇及林子祥等。他自2015年完成劇集《東坡家事》後未有在幕前亮相,直至2017年宣布離開TVB,同時以半退休狀態淡出娛樂圈。

羅浩楷的健康多年來一直出現問題。他在2004年曾因大動脈閉塞致心絞痛,要接受「通波仔」手術。2016年,更確診椎間盤突出,後腰及頸出現問題,甚至失去自理能力。2021年,他接受過YouTube頻道《老友鬼鬼》訪問時,指自己因頸椎問題未能坐直身體,頸椎長期受壓彎曲、要長時間戴頸箍,變成嚴重駝背要坐輪椅。

75歲羅浩楷演藝經歷:

 

 

羅浩楷患病|拆解柏金遜症6大常見症狀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柏金遜病是長者較為常患上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平均病發年齡在60至70歲之間,可分為原發性和誘發性兩類。惟大部分患病長者都是屬於原發性的,真正原因還未有一致的結論,目前知道是由於腦內部分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引致一些稱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

誘發性的柏金遜病,則是由於藥物(如長期服用一些止暈藥)、腦部受創、腦炎、多次中風等因素引起。一般而言,柏金遜病常見症狀包括:

  1. 震顫:初發時通常出現在一側的上肢,繼而影響其他肢體,最後可能影響全身的肌肉
  2. 動作緩慢:尤其在開始活動及轉變方向時最為明顯
  3. 關節活動顯得如齒輪般僵硬
  4. 面部無表情
  5. 步履出現變化
  6. 語調出現變化

根據港安醫療資料,柏金遜症並非突發性疾病,病情會逐漸惡化。當病情轉差至晚期時,病徵會由身體的一邊發展至兩邊,包括:

  • 步行時,腳部不能提起、失去平衡力、容易跌倒
  • 服藥後也會出現不自主動作
  • 藥力失效時,完全失去活動能力
  • 說話不清、吞嚥困難

按患者的退化速度,由病情轉差至失去活動能力,可快至5年,亦有可能長達10年或以上。柏金遜症雖然不會直接致命,但患者逐漸失去走路及吞嚥能力。除了容易跌倒受傷外,更有可能因吞食嗆喉而引致肺炎,對生命構成威脅。

羅浩楷患病|柏金遜症可根治?如何改善病情?

衞生署指,現階段暫未有任何根治原發性柏金遜症的有效方法,但以下4大方式有助改善柏金遜症患者的症狀,減低病情對患者生活的影響:

1. 藥物治療

能幫助控制柏金遜病的病徵,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和減輕震顫的情況。藥物通常需要長期服用,切勿自行中止服用,否則可能會令病情反覆。

2. 物理治療

為患者評估活動功能和設計個人化復康運動計劃,提供肌肉關節、姿勢及步姿的鍛煉;指導正確位置轉移及助行器具使用技巧,增加患者活動能力,減低跌倒的機會。

3. 職業治療

分析患者起居生活及實際家居環境所遇到的障礙,使用輔助器材及改善家居佈置,減低患者的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4. 心理輔導

患者容易有抑鬱的情況,所以家人的支持和安慰很重要。此外,照顧者亦可能因過度的壓力而感到沮喪。如有需要,應向專業人士尋求輔導。

延伸閱讀:年紀大站不穩?研究揭眼睛1動作增平衡力 柏金遜症患者都有效!

資料來源:衞生署港安醫療

---

相關文章:

66歲女患柏金遜常跌倒 做1運動後行動自如更可減藥 80歲也做到!

40萬人研究證實!身體2部位脂肪多 患腦退化症柏金遜症風險高 這年紀最危險

男子沒手震但患柏金遜症 腸胃出現2大症狀也是警號

食紅肉芝士易記憶差腦退化?小心6大傷腦食物 3招自測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