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浸濕鞋襪恐致敗血症 醫生教7步驟乾鞋防香港腳 雨天應穿哪種鞋?

更新時間:12:48 2025-07-10 HKT
發佈時間:12:48 2025-07-10 HKT

香港天文台今早(10日)上班時間先後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暴雨襲港,不少上班族的鞋襪雙腳難免被雨水沾濕。有醫生警告,雨水罨腳不但會引致香港腳,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敗血症,到底應如何快速令雙腳和鞋襪回復乾爽,避免感染?

暴雨浸濕鞋襪易滋生細菌真菌 恐致4大風險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個人網站撰文指,鞋襪在暴雨中濕透,雨水罨腳除了感覺不舒服,潮濕又密不透風的鞋更是細菌和真菌繁殖的天堂,引發一系列皮膚問題,甚至嚴重的敗血症。

1.足癬(香港腳)

這是最常見的「濕腳病」,潮濕悶熱的環境是真菌(黴菌)的天堂。當腳長時間浸泡在濕透的鞋襪裡,皮膚角質層會被軟化,真菌就更容易入侵腳趾縫和腳底,導致痕癢、脫皮、紅腫,甚至爛腳。如果本身就有香港腳問題,雨水罨腳會讓病情迅速惡化。 

2.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

濕軟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細菌容易趁機入侵。最常見的是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導致皮膚局部紅、腫、熱、痛,感染嚴重時更可能擴散,引起發燒、畏寒等全身症狀,甚至演變成丹毒或蜂窩性組織炎。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敗血症。

3.浸漬性皮炎

這是一種由於皮膚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導致角質層過度水合而發生的皮膚炎。腳部可能會變得蒼白、起皺、脫皮,摸起來軟軟爛爛的,且感到痕癢或疼痛。皮膚的天然保護功能受損了,更容易受到細菌或真菌的二次感染。

4.跌倒風險增加

濕滑的鞋子容易導致跌倒,造成擦傷、扭傷,甚至骨折,皮膚上的傷口又會增加感染風險。

鞋襪雙腳被雨沾濕 7步驟乾鞋防香港腳 

黃軒醫生提醒,當鞋襪及雙腳在暴雨當中濕透,須即時照著下面的步驟處理,避免雙腳受感染:

 

 

第1步:馬上脫掉濕鞋襪

這是最首要的步驟,別讓濕氣繼續罨著雙腳,滋生細菌和真菌。

第2步:徹底清潔雙腳 

先用流動的清水把雙腳沖洗乾淨,去除上面的泥沙和髒污。然後用溫和的肥皂或沐浴露仔細搓洗雙腳,要重點清洗腳趾縫,那裡最容易藏污納垢。注意不要用力搓擦,避免造成皮膚損傷。

第3步:務必徹底擦乾 

洗腳後用乾淨柔軟的毛巾輕輕拍乾雙腳,避免用力摩擦。腳趾縫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一定要用毛巾或棉花棒仔細擦乾,確保沒有殘留水分。可以的話,就用風筒的冷風模式吹乾雙腳,特別是腳趾縫,確保完全乾燥。

第4步:檢查雙腳狀況 

仔細檢查腳上,如果有任何小傷口、擦傷或水泡,就用生理鹽水清潔消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透氣膠布覆蓋,保護傷口。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或損害皮膚。 

如果本身患有香港腳,或是覺得腳趾縫開始發癢和脫皮,代表真菌在滋生。在擦乾腳後,立即塗抹抗真菌藥膏。

第5步:換上乾燥舒適的鞋襪 

抹乾雙腳後,換上乾爽和透氣的棉襪,棉質吸濕排汗效果較好,再選擇一雙乾燥、透氣的鞋。如果本來的鞋濕了,最好先將它徹底晾乾,或乾脆換穿另一雙。

第6步:濕鞋子的處理 

如果鞋子曾浸泡在髒水裡,可以用清水簡單沖洗表面,再往裡面塞一些報紙或廚房紙,幫助吸收水分。然後將鞋子放在通風處晾乾,避免直接曝曬,以免材質變形或損壞。

第7步:其他注意點

讓雙腳保持乾燥通風非常重要,避免悶熱,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如果經過處理後,仍然覺得雙腳持續紅腫、疼痛、發燒,或出現水泡、含膿,甚至感到全身不適,開始發燒和寒顫。這些可能是感染惡化的徵兆,切勿輕忽,務必即刻就醫。

暴雨天鞋襪挑選貼士 落雨應穿哪種鞋?

黃軒醫生表示,暴雨天穿上正確合適的鞋襪,不只為了保持舒適,更有效預防各種「濕腳病」,亦建議在辦公室或目的地準備一雙備用鞋襪,以便在濕透時能即時更換,維持雙腳衛生與健康。他分享適合暴雨天穿著的鞋襪之挑選貼士:

暴雨天氣適合穿著甚麼鞋子?

黃軒醫生指,選擇暴雨天的鞋子,以阻擋雨水入侵是首要,最重要是「防水」功能,其次是「防滑」設計。

1. 防水雨靴

橡膠或PVC材質能完全阻擋雨水,高筒設計更能防止積水潑濺到腳踝甚至小腿。但要注意, 部分傳統雨靴款透氣性較差,長時間穿著可能導致腳悶熱出汗。

2. 具備防水科技的運動鞋/休閒鞋

結合了防水功能與日常穿著的舒適度。例如很多品牌都有推出Gore-Tex®材質的鞋,使用了獨特的薄膜技術,能夠讓水無法滲入,但汗水可以蒸發,達到既防水又透氣的效果,尤其適合戶外活動愛好者。不同品牌也會使用自家的科技防水塗層或薄膜,也都能有效阻擋水分。 

不過,相較於雨靴,若遇到極深的積水,仍有進水的風險,而且它們價格通常較高。

3. 包頭厚底鞋 / 橡膠涼鞋

厚底設計能有效墊高腳部,避免直接踩入淺層積水,且橡膠材質易於清潔和快乾。包頭設計也能稍微保護腳趾。至於橡膠涼鞋則具備超強排水性,容易穿脫和擦乾。

但缺點是保護性較差,容易被路面髒水濺濕或弄髒雙腳,亦不適合需要長時間行走,或走在積水較深的路段。腳上有傷口的人也不宜穿涼鞋或拖鞋,以免傷口接觸污水感染。 

4. 鞋底材質與紋路

在材質方面,宜選擇橡膠鞋底的鞋款,具防滑特性、耐磨且柔軟度較好。PU材質雖然輕盈舒適,但遇水止滑效果會變差,且易水解,不適合雨天穿著。在紋路方面,應選擇溝紋密且開放的鞋底。溝紋越密,實際接觸面積越大,摩擦力越高,防滑效果越好;開放式鞋紋則有利排出水,提升濕地防滑效果。 

暴雨天氣適合穿著甚麼襪子?

黃軒醫生指,襪子乾爽透氣是關鍵,能有效提升舒適度並避免足部問題。

1.防水襪

這種襪通常採用三層結構,外層耐磨、中層是防水透濕膜,內層則是親膚材質,能有效阻擋外部水分進入,同時排出腳部的濕氣,達到完全防水又透氣的效果。適合搭配非完全防水的鞋,或在潮濕環境下進行戶外活動。惟缺點是價格通常較高,且可能不如普通襪子舒適。

2.吸濕排汗快乾襪

優點是即使鞋進水,這類襪都能快速將腳上的汗水和濕氣排出,讓雙腳保持相對乾爽,減少真菌和細菌滋生的機會。常見材質包括合成纖維(如聚酯纖維、尼龍)和羊毛。其中羊毛即使濕了也能保持一定保暖性,但乾燥速度較慢。不過,這類襪並不具備防水功能,無法阻擋外部水分。

3.純棉襪

優點是吸汗透氣,觸感柔軟。不過一旦浸濕了,吸水性強的棉質會變得非常重且不易乾。長時間貼在腳上,反而會增加細菌和真菌滋生風險,導致不適和異味。因此不適合在暴雨天單獨使用,建議作為備用和替換使用。 

延伸閱讀:下雨穿拖鞋/雨靴/涼鞋?醫生警告忽略3點恐致濕疹香港腳

---

相關文章:

 

雨水罨腳可致香港腳灰甲 穿拖鞋最好? 皮膚科醫生教4招預防

汗水雨水罨腳易有香港腳極痕癢 4類人易中招 8招袪濕止痕

1種超級細菌25年內威脅全球 受感染死亡人數增70%!研究揭這年紀高危

醫生揭沖涼3大死角!洗不乾淨易養細菌真菌 引發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