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婆婆患糖尿足險截肢 中醫治療3個月 潰瘍全消兼行動自如 推介5款改善糖尿病湯水
發佈時間:21:05 2025-08-25 HKT

糖尿足是不少糖尿病人都會出現的可怕併發症,小小傷口隨時「無咗隻腳」。註冊中醫師陳嬿珺向《星島頭條》分享病例指,本港一位82歲的婆婆患了糖尿病20多年,近4、5年右腳更出現潰瘍,一直不癒合,被醫生警告要截肢。後來透過中藥治療,3個月成功令腳上潰瘍「埋口」,更恢復行動能力。
82歲婆婆患糖尿病20多年 糖尿足潰瘍險截肢
註冊中醫師陳嬿珺分享病例指,82歲的張婆婆(化名)主訴右足潰瘍5年不癒,伴疼痛,行動不便。她患有糖尿病二十餘年,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近一年右足底出現潰瘍,經西醫診斷為「糖尿病足」,建議截肢治療,患者拒絕,遂求診中醫。
張婆婆症狀為右足底潰瘍3×6cm,邊緣不整,滲液帶腥臭味,局部皮膚暗紅,足部冰冷,疼痛夜甚,伴倦怠乏力,口乾不欲飲,夜尿多,舌質暗紅,苔薄黃,脈沉細弱。中醫辨證為氣血不足,濕熱瘀阻,經絡不通。
陳嬿珺醫師建議治療方向為益氣養血,清熱祛濕,活血通絡,兼以托毒生肌,並處方補中益氣湯加減:
- 黃芪:益氣健脾,幫助患者增強體質,補充氣血,幫助身體代謝多餘的糖分。
- 當歸:補血活血,增加血液裡面的養分,促進傷口愈合。
- 川芎:行氣活血,增加血液循環,改善下肢血供。
- 赤芍:清熱涼血
- 蒼朮:燥濕健脾,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
- 黃柏、薏苡仁:清熱解毒利水,幫助消除下肢水腫。
- 甘草:調和諸藥。
陳醫師亦建議張婆婆飲食要忌食辛辣、油膩和生冷之物,並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山藥、小米粥等,以助脾胃運化。
慎入!張婆婆中醫治療糖尿足康復經過:
治療3個月潰瘍全消兼行動自如
服藥2星期後,患者自述足部疼痛減輕,滲液減少,臭味稍退,潰瘍邊緣略見收斂,精神稍振,舌苔薄白,脈沉細。原方加減:加丹參(增強活血化瘀之力),繼續內服與外敷治療。
1個月後,潰瘍面積縮至1×2cm,滲液幾無,新生肉芽組織顯現,足部溫度回暖,疼痛大減,患者心情轉佳。原方加減:加雞血藤15g,減黃柏用量(避免過寒傷正)。
治療3個月,潰瘍完全癒合,患處皮膚平復,僅留淺色瘢痕,足部活動自如,疼痛消失,精神食慾皆佳,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緩。囑其繼續調養,服用八珍湯,一月以鞏固療效,並定期監測血糖。
陳嬿珺醫師指,本案患者年老體虛,糖尿病日久,氣血兩虧,兼濕熱瘀毒下注足部,致潰瘍難癒。西醫建議截肢,雖為救急之法,卻非患者所願。中醫治療以整體調理為本,內服益氣養血、清熱祛濕之劑,沒有外用任何,終使氣血運行通暢,瘀毒漸消,新肌得生。然而糖尿病足病情複雜,須長期調護,方能防復發。
香港常見的糖尿病的類型
陳嬿珺醫師表示,在香港,中醫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依據病程和證候分型進行辨證論治,常見的分型包括以下幾類:
1. 脾癉期(糖尿病前期)
特徵: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導致脾虛濕滯。症狀不明顯,可能僅有血糖輕度升高、舌苔厚膩、脈濡等。
治療原則:健脾益氣、清熱祛濕,配合飲食調理和運動,預防發展為糖尿病。
常用中藥:黃芪、茯苓、白朮、山藥等。
2. 消渴期(糖尿病期)
特徵:對應西醫的糖尿病確診階段,常見「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中醫分型包括:
- 陰虛燥熱型:口渴多飲、煩躁、舌紅少苔。
- 氣陰兩虛型:疲乏無力、口乾、氣短、舌淡苔少。
- 陰陽兩虛型:畏寒肢冷、小便頻多、舌淡胖。
治療原則:滋陰清熱、益氣養陰或溫補陰陽,結合降糖中藥。
常用中藥:生地黃、麥冬、天花粉、枸杞子、黃連等。
3. 消癉期(糖尿病併發症期)
特徵:長期高血糖導致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病、神經病變或糖尿病足等。中醫常見證型包括痰瘀互結、肝腎虧虛或氣血不足。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補益肝腎、行氣通絡,針對併發症個別調治。
常用中藥:丹參、川芎、葛根、當歸等。
推介5款茶飲改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
陳嬿珺醫師推介5款適合在糖尿病不同階段飲用的茶,有助改善症狀及預防併發症:
1. 脾癉期(脾虛濕滯型)
- 茶飲:茯苓薏米茶
- 材料:茯苓10g、生薏米15g、陳皮5g。
- 做法:材料洗淨,加水煎煮20分鐘,取汁代茶飲。
- 功效:健脾祛濕,助調理脾胃,改善濕重、舌苔厚膩。
2. 消渴期(陰虛燥熱型)
- 茶飲:麥冬石斛茶
- 材料:麥冬10g、石斛10g、枸杞子5g。
- 做法:材料加沸水燜泡15分鐘,溫熱飲用。
- 功效:滋陰清熱,緩解口渴、煩躁,養陰生津。
3. 消渴期(氣陰兩虛型)
- 茶飲:黃芪五味子茶
- 材料:黃芪10g、五味子5g、山藥片10g。
- 做法:材料煎煮15分鐘或沸水沖泡,代茶飲。
- 功效:益氣養陰,改善疲乏、氣短、口乾。
4. 消渴期(陰陽兩虛型)
- 茶飲:桂圓杜仲茶
- 材料:桂圓肉10g、杜仲5g、紅棗3粒(去核)。
- 做法:材料加水煎煮15分鐘,溫服。
- 功效:溫補陰陽,緩解畏寒、腰膝酸軟。
5. 消癉期(痰瘀互結型)
- 茶飲:山楂丹參茶
- 材料:山楂10g、丹參5g、綠茶少許。
- 做法:材料沸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
- 功效:活血化瘀,助改善血行不暢,預防併發症。
陳醫師提醒,以上茶飲僅供參考,小童、孕婦、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飲食前需尋求醫生意見。
延伸閱讀:醫生營養師教5大用餐習慣防糖尿病 吃飯加1物有效!
---
相關文章:
糖尿病足丨港婦剪腳甲變切腳趾 揭糖尿病引發!截肢率高15倍?專家教12招護理
60歲港男患糖尿病 腳趾受傷不理須截肢保命 專家教清洗傷口6大方法
糖尿病人做錯運動恐加劇病情 醫生推薦2種運動降血糖 3個月見效!
75歲醫生曾患糖尿病 23年無需服藥靠1招控血糖 身體回春沒蛀牙如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