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易致中風心肌梗塞 專家票選13種食物護血管 橄欖油/牛油果三甲不入?
發佈時間:12:33 2025-05-14 HKT

高血壓在本港相當普遍,更常被稱為「隱形殺手」,可引致嚴重的心臟病、中風、腎衰竭,甚至死亡。想避免高血壓,有日媒邀請多位專家,以投票方式選出13種保護血管的食物,有助降血壓,當中橄欖油和牛油果竟然不入三甲?
專家票選13種食物降血壓護血管
日媒《介護ポストセブン》報道,被醫界稱為「沉默殺手」的血管疾病,往往毫無預警地發作,其中最令人畏懼可能會致命或造成嚴重後遺症的腦中風與心肌梗塞。日本齒科大學客座教授渡邊尚彥指出,易患血管疾病的人其實有明確的危險因子可循,其共同病理基礎都是動脈硬化導致的血管阻塞,即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的行為會增加風險。但只要透過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助預防動脈硬化和降低血壓,進一步降低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
報道邀請10名營養師、醫學專家及心臟科醫生,各自推介有助保護血管的最佳食物,並各自為這些食物評分,評分標準如下:
每位專家推介第1名是10分、第2名是9分、第3名是8分,第4名是7分,第5名是6分。綜合所有專家的評分,最終得出以下13個獲得10分或以上最有效護血管的食物:
保護血管食物排行榜:(由第12名至第1名)
降血壓護血管食物排名:
第12位:鯖魚(10分)
富含的n-3脂肪酸,具有改善血液循環的功效,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發病風險。建議將鯖魚用於各種烹飪用途,例如醋漬鯖魚和味噌燉菜等。
第12位:薑(10分)
含有薑辣素與薑烯酚兩大活性成分,不僅能有效調節血壓、改善血脂異常,更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形成,從而降低中風及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第11位:蘑菇(13分)
蘑菇富含膳食纖維;而含有的鉀,能促進體內鈉離子排出,有效調節血壓。此外,含有鮮味成分,能減少烹調時的調味料使用量,幫助達成減鹽目標。
第10位:大豆(14分)
在豆類中大豆特別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膳食纖維及鈣質,其中含有的植物性蛋白質,能有效增強血管彈性,而含有的大豆異黃酮成分,更具有降低壞膽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功效。
第9位:堅果(15分)
堅果類不僅含有優質脂肪,還富含維他命E,有助降低心臟病的風險。此外,吃堅果還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減少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由於堅果熱量較高,建議每日攝取量控制在30克以內。
第8位:牛油果(16分)
富含n-9脂肪酸,屬於一種優質脂肪,有助降低壞膽固醇並維持心臟健康。此外,還富含鉀質,可促進體內的鹽分排出。因此,建議可直接生食或者搭配沙律進食。
第6位:三文魚(16分)
富含Omega-3脂肪酸,有效預防動脈硬化、調節血壓並降低壞膽固醇水平;而含有色素成分的蝦紅素,更具有抗發炎與抗氧化功效。
第6位:竹莢魚(16分)
不僅含有DHA,更富含EPA,有效抑制血液凝固。此外,還富含維他命B2,這些營養成分有助分解體內的過氧化脂質,能顯著延緩動脈硬化和抗衰老。
第5位:香蕉(19分)
富含鉀、鎂和膳食纖維等關鍵營養素,有效預防高血壓與動脈硬化;而含有的鉀,則能促進體內過量鈉離子排出。
第4位:橄欖油(24分)
富含酚類化合物,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而含有的n-9脂肪酸,已被證明具有降血壓功效。此外,有研究顯示,橄欖油可以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3位:青魚類(24分)
富含DHA與EPA等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還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且無論新鮮或罐頭形式攝取皆可獲得相同效益。此外,青魚類含優質蛋白質,是構建健康血管的重要原料。
第2位:冬菇(26分)
冬菇所含有的鮮味成分香菇嘌呤,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並抑制血壓上升;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吸收並排出體內多餘的膽固醇等脂質與醣類,並軟化血管。冬菇還含豐富的鉀離子,能促進身體排出鈉,避免血壓升高。
第1位:納豆(48分)
納豆含有黏性成分的納豆激酶,具有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的功效;而所含的異黃酮抗氧化成分,能維護心臟與血管健康。進食納豆可改善腸道環境,降低動脈硬化風險。有數據顯示,中風和腦梗在周一早上更容易發生,特別建議在周日晚餐時進食納豆。此外,納豆激酶的效果可持續8至12小時,若在晚餐時吃納豆,第二天早上即可帶來效果。
高血壓有何常見症狀?頭痛/頭暈恐高危?
本港的高血壓情況非常普遍,據本港的「20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本港15-84歲人士高血壓的總患病率達29.5%。據衞生署資料顯示,高血壓是指當在休息狀態或放鬆身體時,血壓仍持續高於正常水平。如血壓持續超過140/90mmHg,便屬於高血壓。
由於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明顯病徵,往往要到併發症出現才知道患上「高血壓」,因而常被稱為「 隱形殺手」。一般而言,高血壓常見症狀如下:
- 眩暈
- 視線模糊不清
- 頭痛
- 疲勞
- 臉部發紅
衞生署提醒,患上高血壓而不加以治療或控制,可導致冠心病和心臟病發作、心臟衰竭、中風、視網膜血管病變、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甚至有致命風險。血壓越高和不受控制的時間越長,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及其嚴重性越大。
大多數高血壓的患者沒有明顯成因,但以下個別或綜合的因素,也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 吸煙
- 缺乏運動
- 肥胖
- 精神緊張
- 飲酒過多
- 家庭成員是高血壓患者
其他誘發高血壓成因:
- 腎病
- 心臟病
- 荷爾蒙失調
-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類固醇)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衞生署、20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
延伸閱讀:必做2動作1分鐘降血壓!防中風/心肌梗塞 如何在家輕鬆做?
---
相關文章:
中風年殺3000港人 必吃6大食物護血管 怎樣喝咖啡降32%中風風險?
全球每3人有1人患高血壓 專家拆解10大血壓異常種類 每天做這運動護血管
經常肩頸痛恐高血壓警號 醫生教2大伸展動作降血壓 最快1分鐘見效!
飲食高鈉多鹽易中風!專家推介護血管必吃4類食物 逆轉中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