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外科醫生必吃5種蔬菜護腸道 吃這種更可抗癌/護血管 帶苦味的蔬菜助長壽?

更新時間:15:16 2025-05-13 HKT
發佈時間:15:16 2025-05-13 HKT

腸道是維持免疫力、抵抗疾病的重要器官。有心臟外科醫生列出每天必吃的5種蔬菜,有助保護腸道。其中,有1種蔬菜更有抗癌和護血管的效果。

心臟外科醫生必吃5種蔬菜護腸道 吃這種更可抗癌/護血管

心臟外科醫生Steven Gundry在美國財經媒體《CNBC》撰文指,腸道健康為人體整體健康的基石,與免疫力、大腦功能和長壽密切相關。攝取特定種類的蔬菜是維護腸道最有效的方式,而真正具備高營養價值的蔬菜必須同時具備兩大關鍵特質,包括富含多酚成分與帶苦味的蔬菜。這些化合物成分可以促進腸道菌群平衡,抑制發炎反應,甚至增強認知能力。Steven Gundry特別公開他每日必吃的5大護腸蔬菜:

吃甚麼蔬菜可以護腸道?

 

5種蔬菜有助保護腸道:

1.十字花科蔬菜

建議選擇西蘭花、抱子甘藍、椰菜花、椰菜、芝麻菜和芥蘭等。這類蔬菜能促進後生元生成,即是細菌發酵的副產物,有助調節免疫系統,也有利於優化粒線體功能,協助將食物分子中的能量轉化為細胞可利用的能量形式。此外,這類蔬菜富含的硫化合物,能透過增加後生元硫化氫來維護血管健康。建議先切碎再烹調,以激活其中的黑芥子酶,這種酵素能大幅提升其抗癌功效。

2.朝鮮薊

洋薊為地中海飲食的主要食物,富含菊糖,這是一種益生纖維,能有效滋養腸道好菌。除了低卡路里、低脂肪的特性外,更含有豐富的鉀、維他命C、鎂和葉酸。建議不要丟棄菜梗,只需剝去粗糙外皮即可食用,還推薦清蒸、快炒或生吃的三種吃法。

3.根莖類蔬菜

並非所有根莖類蔬菜都具有相同的營養價值,其中紅蘿蔔、洋蔥、大蒜、茴香和沙葛是含糖量極低的優質選擇,更富含益生,有助滋養腸道菌群的。除此之外,蕪菁甘藍、紫番薯和淮山亦是的健康選項。但需要特別注意,烹煮後的紅蘿蔔和紅菜頭根會釋放過多糖分,因此,建議將生紅菜頭切成薄片與橄欖油、薄荷一起食用。

4.菊苣(苦菜)

這種蔬菜富含菊糖,能有效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其明顯的苦味代表多酚含量高,有助於延年益壽。特別是紅菊苣,是抗氧化劑的絕佳來源,能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建議生吃菊苣,也可以與牛油果醬一起食用。

5.冬菇

含有β-葡聚醣,有效降低膽固醇;而含有的多醣體,能促進腸道健康。因此,建議添加到炒菜或湯中,不僅增添鮮味更能增強免疫力。但需特別注意切勿生食蘑菇,因為部分品種蘑菇可能含有毒素。

蔬菜有何營養?可預防高血壓/糖尿病?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不同種類的蔬菜提供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如維生素A及C、葉酸、鎂、鉀等,能強化身體的免疫系統,並減少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機會,而部分亦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改善腸道功能,預防便秘。

計算蔬菜份量的4大方法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計算蔬菜分量的方法:

一份約等於(一杯 ≈ 240毫升;一碗 = 250-300毫升):

  • 一碗未經烹調的葉菜(如生菜和紫椰菜)
  • 半碗煮熟的蔬菜,包括葉菜、芽菜、瓜類、豆類或菇菌(如菜心、芥蘭、菠菜、白菜、豆芽、茄子、紅蘿蔔、荷蘭豆和金菇)
  • 四分三杯沒有添加糖或鹽的純蔬菜汁(如新鮮番茄汁連渣)

此外,純蔬菜汁的膳食纖維含量較少,且營養素亦不及新鮮時令的蔬菜,因此每天飲用多於四分三杯(180毫升)的純蔬菜汁也只會當作一份蔬菜計算。

資料來源:《Parade》衞生署

延伸閱讀:吃白粥也傷胃?4大「養胃」習慣恐傷胃 飲湯忽略1事或患胃癌

---

相關文章:

防脂肪肝/護腸胃必吃!推介4類彩色食物 蝦蟹這成分助抗氧化

腹瀉腸胃炎應喝運動飲料?醫生拆解5大腹瀉迷思 超過48小時恐傷腎損心血管

腸胃炎可以吃水果嗎?不只吃白粥?推介4類食物止瀉/易消化 要戒高糖食物

打邊爐易腸胃不適?食肥牛響鈴易肚痛?醫生教避開5陷阱 防胃痛/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