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痱滋恐患口腔癌?醫生教5字口訣自測症狀 持續多久未癒合須求醫?

更新時間:17:01 2025-05-05 HKT
發佈時間:17:01 2025-05-05 HKT

常常生痱滋,隨時可能是患上口腔癌的徵兆!有醫生教5字口訣,自測口腔癌症狀,其中,生痱滋若超過1個時間未癒合,宜多加留意。

5字口訣分辨口腔癌症狀 超過這時間未癒合須求醫

牙醫蔡忠澍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除了戴口罩聞到口臭、口腔長白斑要小心。他還建議,可以緊記5字口訣「破、斑、硬、突、腫」,在日常生活中來識別口腔是否有異常情況。

5字口訣自測口腔癌症狀:

 

 

自測口腔癌5大症狀:

蔡忠澍醫生指,當發現3大口破症狀時須特別留意,恐是口腔癌前兆,首先,口腔黏膜變硬,當用舌頭觸摸時,感覺口腔某些部位的黏膜變硬,且硬化區域可能持續存在或逐漸擴大;其二,口腔出現白斑或紅斑,而這種不明原因的白或紅色斑塊,可能伴隨疼痛,也可能有時無感者,恐是口腔癌前兆;最後,若發現口腔潰瘍、嘴破者,且持續2周以上未癒合時要注意,宜盡快求醫檢查。

他又提供以下自我檢查5字口訣,並提醒平時應養成良好口腔健康、生活作息、定期回診檢查的習慣,千萬不能忽視牙齒帶來的警訊:

1.破

口腔內部出現潰瘍或破裂的傷口,往往伴隨明顯的疼痛感或不適感,尤其在進食喝飲水時會加劇不適,且持續兩周以上未癒合。

2.斑

口腔內部出現不明原因的白色或紅色斑塊,可能伴隨疼痛,但有時候無感。

3.硬

當以舌頭觸摸時,若感覺某些部位出現變硬現象,且該硬化區域可能持續存在或逐漸擴大。

4.突

口腔黏膜表面出現不規則的突起。

5.腫

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口腔黏膜白斑分4大類 伴隨2大顏色要小心

甚麼是口腔黏膜白斑?蔡忠澍醫生表示,口腔黏膜白斑的主要可分為四大類型,其中均質型,包含常見的斑塊狀與皺紋紙狀 ,非均質型則為顆粒狀及疣狀:

1.斑塊狀

口腔黏膜上通常會出現白色或灰白色較硬的均質斑塊。

2.皺紋紙狀

這種表面似皺紋紙,通常為粗糙,顏色呈灰白色或堊白色,為邊界清楚,周圍黏膜則正常。

3.顆粒狀

常見於口角區黏膜,在微凹充血黏膜上散布乳白色顆粒。

4.疣狀

呈乳白色乳頭狀或絨毛狀突起,觸摸時有微硬現象。

他提醒,平時需養成良好口腔健康與規律生活作息,並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絕對不可輕忽牙齒發出的任何異常警號。一旦發現口腔出現異常情況,務必盡快求醫。

口腔癌5大症狀 口腔出血恐中招?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口腔腫瘤是口腔內的硬或軟組織出現不正常的增生或病變,它多發生在長者身上。口腔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惡性腫瘤就是口腔癌,它是會蔓延的,並會對生命構成威脅。因此一旦發現口腔組織出現以下5大異常情況,應立即找醫生或牙科醫生作詳細檢查,尋求適當治療:

  1. 潰瘍長期不癒,表面組織壞死脫落並向周圍擴展,形成中間凹陷或表面凹凸不平的腫塊。
  2. 口腔疼痛,且無故或容易出血。
  3. 面部忽然局部麻痺。
  4. 頜骨突然腫脹,牙齒無故鬆脫。
  5. 頜下或頸部淋巴無故腫脹。

引發口腔癌4大因素 內分泌調增風險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醫學界至今還沒確知口腔腫瘤的成因,但以下4大因素跟口腔腫瘤會增加患上口腔癌的風險:

  • 化學因素:化學物質例如煙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酒精、或檳榔的汁液等會慢慢地破壞口腔組織,因此長期吸煙、咀嚼煙草、過量喝酒或咀嚼檳榔都有機會引致口腔腫瘤。
  • 物理因素:長期過度吃喝太熱的食物、配戴不合適的假牙托以致口腔組織長期受損、長期過度曝曬或受到放射性物質傷害等,都有可能使口腔內的組織出現病變。
  • 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病毒如人類乳頭狀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跟口腔腫瘤有密切的關係。
  • 健康問題:內分泌、免疫系統或新陳代謝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口腔腫瘤。

如何有效預防口腔癌?

據衞生署資料,可以透過以下9大方法預防口腔癌:

1.避免致癌的因素:

  • 不要吸煙。
  • 不要進食過熱的食物。
  • 避免曝曬。
  • 不要長期過量喝酒。
  • 請牙科醫生調校不合戴的假牙或改配另一副合適的。

2.增加身體的抵抗力,例如:

  • 保持身心愉快。
  • 充分休息。
  • 均衡飲食。
  • 適當運動。

資料來源:植牙醫生蔡忠澍衞生署

專家履歷:蔡忠澍

畢業於國防醫學院牙醫系,擁有超過10年的牙科臨床經驗。深耕於贗復專科,精通各種牙科重建治療,從活動假牙、全瓷貼片、全瓷冠、植牙到先進的all on 4都是醫師的治療專長。

延伸閱讀:癌症專家公開防癌必吃9大食物 1類蔬菜功效強 這樣吃防3種癌 

---

相關文章:

口腔癌症狀|舌苔出現2顏色恐患口腔癌 醫生教睇4種舌苔分健康狀況

58歲歌手五年三度患癌 需切舌頭無法唱歌 常生痱滋恐中招 5大症狀要小心

男子經常生痱滋 求醫驚揭患口腔癌 1種日用品變元兇

防癌食物|1類蔬菜排毒力強 有效防大腸癌食道癌4大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