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超級細菌25年內威脅全球 受感染死亡人數增70%!研究揭這年紀高危
發佈時間:17:12 2024-09-17 HKT

無藥可醫的超級細菌恐肆虐全球!最新研究推斷,在未來25年全球的抗菌素耐藥性死亡率將大增70%,或有4000萬人被超級細菌奪命,其中一個年齡層風險最高!
超級細菌威脅全球 25年內死亡率增70%
世界衞生組織已宣布,抗菌素耐藥性為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公共衞生威脅之一!由全球抗菌素抗藥性計畫研究(GRAM Project)、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和其他機構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認為,評估菌素耐藥性死亡率隨著時間、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對於了解其流行趨勢是必要的。
不過,在此之前並無類似的全面研究。是次研究,首次針對過往30年抗菌素耐藥性對全球的負擔,進行全面評估,並預測直到2050年的演變。研究結果於今年9月16日在權威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表。
甚麼人受感染風險最高?⬇⬇⬇
研究內容|評估204個國家的受感染情況
研究團隊估計了1990年至2021年間,204個國家和地區,因22種病原體、84種病原體-藥物組合和11種感染,產生抗菌素抗藥性造成的死亡和疾病,涵蓋所有年齡層和特定年齡層,總共5.2億筆個人數據記錄。另外,團隊又根據「當前趨勢」、「開發出新的強效抗生素」,以及「醫療技術進步更好地預防感染」共3種情況,推算到2050年抗菌素耐藥性死亡率發展。
研究結果|4000萬人將死於抗菌素耐藥性
過往數據估計:
- 1990年估算有478萬人的死亡與抗菌素耐藥性有關,其中106萬人正是死於抗菌素耐藥性。
- 2021年估算有471萬人的死亡與抗菌素耐藥性有關,其中114萬人正是死於抗菌素耐藥性。
- 從1990年到2021年,5歲以下兒童的抗菌素抗藥性死亡率下降超過50%以上,但70歲及以上的長者則增加了80%以上。
- 在所有年齡層中,致死個案增加最多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MRSA),從1990年的57200人增加至2021年的13萬人。
預測未來發展:
- 推斷2022年至2050年,全球死於抗菌素耐藥性人數大幅增加69.6%。
- 若按目前趨勢發展,估計2050年,全球將有191萬人死於抗菌素耐藥性,822萬人死亡與之相關。
- 從2025年到2050年,預計將累積3910萬人死於抗菌素耐藥性,1.69億人的死亡與之相關。
- 南亞、東南亞、東亞、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受到的抗菌素耐藥性死亡威脅最大。
- 預測未來的抗菌素耐藥性死亡率按年齡呈相反趨勢,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數字將下跌,70 歲以上的死亡率則增加146%。
如何減低超級細菌致死率?
研究團隊指出,增加藥物開發、加強預防感染,以及讓資源匱乏的地區更好地獲取抗生素及治療物質,都有助改善抗菌素耐藥性問題。他們預計,如果全球醫療保障有進步,2025年至2050年間累計死亡人數可望減少9,200萬人。若有更強效的新藥被研發出來,則可減少約1100萬人死亡。
感染MRSA死亡率最高?成因是甚麼?
甚麼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本港衞生署指,金黃葡萄球菌可存在於一些健康人士的鼻腔內和皮膚表面。此類帶菌者是沒有病徵的。但是,病菌偶爾會引起疾病,包括皮膚、傷口、尿道、肺部、血液感染和食物中毒。
抗生素能有效地治癒大部分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但「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對甲氧西林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株,並對常用的抗生素如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和頭孢菌素等產生耐藥性。各界普遍認為不正確使用抗生素,是導致病菌出現耐藥性的原因之一。
甚麼是超級細菌?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抗菌素耐藥性(AMR)是指當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演變成能抵抗原本有效的藥物。當微生物適應並在有抗菌素的環境下(包括正確使用抗菌素的情況)生長,耐藥性就會出現。然而,不當和過度使用抗菌素,例如不當地以抗生素治療傷風或流感等病毒感染,以及對食用動物濫用抗菌素,都會加劇耐藥問題。
在眾多抗菌素中,對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呈耐藥性的問題最為嚴重。這些耐藥性細菌有時被稱為「超級細菌」。世界衞生組織已宣布,抗菌素耐藥性為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公共衞生威脅之一。
延伸閱讀:5大藥物易傷腎!常吃1類止痛藥 患腎衰竭風險高3倍
資料來源:《The Lancet》、衞生署
---
相關文章:
廚房抹布含9億細菌比馬桶更髒 忽略4件事恐腎衰竭 2招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