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成因|男子常喝2款湯致腦中風 醫生揭1飲食習慣惹禍

更新時間:13:32 2023-09-15
發佈時間:13:32 2023-09-15

飲湯習慣不當,亦有損健康。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男子近日突然暈倒,送院後證實為腦中風。醫生指出,該男子長期維持1個不良飲食習慣,並經常喝2款湯,因而引發中風。據醫管局資料,中風為本港第4號「致命殺手」,主要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兩大類。有11個因素較易引發中風,血壓高是常見成因之一。

中風成因|男子常喝2款湯中風 1飲食習慣惹禍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個案指,該名患者早前突然頭暈、不省人事,送院後發現因為心律不正導致血塊形成,引發腦中風。據本港衞生署資料,中風是「腦血管意外」,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為何會引發中風?劉醫生指,該男子平日因為工作繁忙,忘記定時喝水,每日飲水量不足1公升。同時,該患者認為喝湯也能補水,因此經常喝牛肉湯、肉羹湯,藉此補充水分。

劉博仁醫生表示,除了補水不足,飲食過鹹也是中風原因之一。上述2款湯水鈉含量高,當人體攝取過多鈉離子,就會令血液中的鈉升高,增加氧化壓力,令血管內壁容易受傷,造成動脈硬化及血管老化。另外,工作關係,該男子需要久坐,導致進一步破壞血管健康,增加患上心臟疾病及中風的風險。

【同場加映】高鈉飲食3大影響

 

預防中風|飲水不足破壞血管恐中風 醫生揭每日最佳飲水量

劉博仁醫生提醒,要預防中風,每日要補充至少2公升水分。另外,若進食後感到異常口渴,需要飲用大量清水,就代表吃得太鹹,應盡量避免。否則,除了會破壞血管健康,也會加速衰老。

究竟喝多少水分才足夠?劉醫生表示,每個人每日的最佳喝水量也不同。正確的補水份量應按照個人體重來計算,詳細計算方式如下:

 

鈉質方面,每日應攝取多少為佳?世衞指出,無論是否有高血壓,減少鈉的攝取量也有助降低血壓。即使血壓只是降低少許,已能減低沒有高血壓人士患上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世衞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即略少於一平茶匙食鹽,一平茶匙食鹽約重5.8克,含2300毫克鈉)才算是健康。

中風成因|血壓高少運動也易中風 小心8大風險因素

除了高鈉飲食容易破壞血管,據衞生署資料,以下因素也容易引發中風:

 

中風還可引致嚴重併發症,要小心提防。據衞生署資料,褥瘡、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均為常見的併發症:

  1. 褥瘡:半身不遂的病人整天躺在床上,臀部、腳跟及肩膀等部位因長期和床褥接觸,受到壓力,皮膚便會潰爛,甚至發炎。最重要的預防及治療方法,是常替病人翻身,使他不會長期壓迫同一部位。另外,使用空氣墊及羊皮墊等亦有幫助。
     
  2. 呼吸道感染:整天卧床,肌肉力量會減弱,呼吸能力也會減低,痰涎亦很難咳出,容易導致肺炎。應盡量讓病人坐起,加上物理治療和呼吸訓練,便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
     
  3. 泌尿道感染:一些中風病人因神經系統受到損害,不懂得排尿,尿液積在膀胱內容易引致發炎。預防方法是插導尿管及進行排尿訓練。

延伸閱讀:食物不鹹也高鈉?小心5種飲品傷腎

 

延續閱讀:補水只能喝清水?研究實測13款飲品補水效果

 

相關文章:

中風警號|男子經常秒睡 揭患3種病中風率高 醫生列4大身體警號

29歲男胸痛心肌梗塞險死 揭1種吃早餐習慣出事 中風率高3倍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