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40歲男吃飯太快不適 揭患胃癌險變末期 4類人要小心

更新時間:19:02 2023-04-12
發佈時間:19:02 2023-04-12

吃飯太快也會致胃癌?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40歲男子早前照胃鏡檢查時,被發現確診胃癌。男子表示自己只會偶然吃飯太快導致胃部有少許不適,並無其他大問題。醫生指如果男子未有及時發現癌症,可能會在數月內惡化成末期胃癌。醫生又解釋指常見的胃癌大多屬「分化不良型胃癌」,通常出現症狀時已經是晚期,並警告有4類人最易患上該種癌症。

吃飯太快或空肚竟致胃癌

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在Facebook專頁表示,該名男子照胃鏡檢查後,發現患有「扁平型早期胃癌」。該男子表示,自己沒有明顯胃部不適症狀,只會偶然因為吃飯太快或空肚太久導致胃部輕微不適。林醫生又指,如果未有及時發現癌症,男子會在數月內開始出現腹脹、食不下嚥的情況,癌細胞更會開始轉移,最終演變成末期胃癌。

林相宏醫生分享胃癌患者病例及胃鏡圖片:

 

4類人易患胃癌 出現症狀已近晚期

林醫生解釋指,大多數胃癌都屬於「分化不良型胃癌」,這種癌症常發生於40歲以下人士當中,尤其是以女性居多,而且比起其他胃癌更容易出現癌細胞轉移並侵犯淋巴,一旦出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惡化成晚期。林醫生又指有4類人最易患上這種癌症:

  1.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者
  2. 有家族胃癌病史人士
  3. 經常吸煙及每周飲酒人士
  4. 愛吃燒烤與煙燻肉類並少吃蔬果人士

林醫生建議,上述4類人士應盡早接受胃鏡檢查。假如不幸確診癌症,如果可在初期及時接受手術,最終仍然可以康復。

內容獲「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授權轉載

 

本港第6大致命癌症 揭胃癌成因+症狀

胃癌是本港第6大致命癌症。根據醫管局資料,胃是消化系統中的一部分,會分泌胃酸幫助消化,並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然後透過腸道蠕動將食物逐步轉入腸道繼續消化程序。當胃部細胞出現異變,發展成為惡性腫瘤,就是「胃癌」,但胃癌成因至今未有定論。

胃癌常見症狀有12種

 

醫管局指,若出現以下徵狀,可能是患上胃癌。但亦可能是其他更常見的情況如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有懷疑徵狀,應盡早向家庭醫生求診:

  • 持續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 體重急速下降
  • 小腹腫脹
  • 進食後腹脹不適
  • 嘔吐,甚至吐血
  • 大便出血、大便呈黑色
  • 貧血、疲倦、虛弱

胃癌高危一族

根據醫管局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有7類人患胃癌風險較高:

 

延伸閱讀:預防胃癌方法 4大飲食貼士

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預防胃癌也要維持良媒飲食習慣,多吃新鮮食材,避免燻醃及加工食物,實際建議如下:

 

延伸閱讀:常吃2類食物增患胃癌風險

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姸早前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不良飲食習慣會增加患胃癌風險,應避免以下2類食物:

 

延伸閱讀:12種防癌食物 可預防不同癌症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曾分享12款食物,指有助預防大腸癌、乳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症。

 

撰文:Ronald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