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症狀|糞便變幼恐患大腸癌?7大症狀出現時已近晚期

更新時間:05:05 2023-04-02
發佈時間:17:31 2023-04-01

糞便粗幼也可以反映大腸癌!有醫生指,觀察糞便的粗幼狀況也可以自測有否患上大腸癌,醫生又列出7種大腸癌症狀,一旦出現時已接近晚期,當中有2種尤其重要,不可忽視。

大腸癌7大症狀 糞便變幼也高危?

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黃郁純在Facebook專頁上表示,大腸癌的出現通常與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果進食過多添加劑、致癌物或不健康食物,都會增加患癌風險。另外,男性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比女性高1.5倍。

 

黃郁純醫生又列出7種大腸癌的症狀,並提醒如果符合數量愈多,就要小心患上癌症:

  1. 大便出血:大腸癌會引致大便出血。
  2. 貧血:通常與大便出血一同出現,可能會伴隨頭暈。
  3. 體重減輕:會伴隨沒有食慾,若同時出現第4、5、6症狀要更小心。
  4. 腹痛腹脹:持續數日莫名腹痛,且疼痛位置固定。
  5. 嘔吐:大腸癌腫瘤會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並引起嘔吐。
  6. 長期便秘:長時間排便困難,要小心勿與一般便秘混淆。
  7. 糞便變幼:如癌症腫瘤圍繞腸道環狀生長,會導致腸腔縮窄,令糞便變幼。一般為早期症候。

黃郁純醫生表示,當發現有以上症狀時,通常大腸癌已進展至中後期,所以要多加注意

預防大腸癌 何時應開始接受檢測?

要預防大腸癌,黃郁純醫生表示,50歲以上人士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如糞便隱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如果有長期吸煙、飲酒習慣,或自覺飲食習慣不健康,則建議在3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測。

內容獲「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大腸癌成因

大腸癌為本港第2大致命癌症。衞生署指出,大腸癌是在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而癌細胞會持續生長,並逐漸擴散和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有5個主要成因。

 

大腸癌5大高危因素包括:

  1. 高動物脂肪和低纖維(如蔬果)的飲食習慣
  2. 低纖維的飲食習慣
  3. 缺乏運動
  4.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5.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瘜肉

 

延伸閱讀:常吃3類食物 增加患大腸癌風險

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佑指出,飲食與大腸癌關係密切,過量攝取以下3類食物,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延伸閱讀:預防大腸癌3大飲食習慣 飲豆漿也有效

陳威佑醫生表示要預防大腸癌,建議從調整飲食習慣開始。他指出,「無肉不歡」、「不醉不歸」變成了很多人的飲食習慣,導致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上升。陳醫師建議,建立以下3個飲食習慣,遠離大腸癌:

 

延伸閱讀:預防大腸癌胃癌 推介12種防癌食物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曾列出12款食物,指有助預防大腸癌、乳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症。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