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勇】中醫調治腦出血——嚴防併發症

更新時間:18:10 2020-05-18
發佈時間:03:00 2020-05-18
作者張勇,上醫堂創辦人。
作者張勇,上醫堂創辦人。
  腦實質內的出血即是統稱的腦出血,臨牀症狀以劇烈頭痛、噴射樣嘔吐、偏癱、意識障礙為主。多見於五十歲左右的高血壓病人。長期患高血壓病,其腦實質內的穿通動脈內膜損傷,形成微小動脈瘤,當血壓驟升時可能破裂而致出血病發。中醫學上按病況分類作緩急治療及調理,以取得良好療效。
  此症治療目的主要是防止進一步出血,減輕和控制腦水腫,改善腦缺氧,積極維持生命和預防併發症。本病屬於中醫「中風」的臟腑範疇。腦出血輕症屬中經絡,參照「腦梗死」治療,本病急性期治以熄風清火、豁痰開竅或回陽救陰固脫為主。診查要點包括以下:
  ‧多有高血壓病史,常於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發病。發病時常有反復嘔吐、頭痛和血壓升高。病情進展迅速,常出現意識障礙、偏癱和其他神經系統局部症狀。
  ‧腰穿腦脊液增高,常有血。
  ‧頭顱CT和核磁共振有助於確診。
  ‧注意和腦梗死鑑別,需要防止併發消化道大出血。
  着重辨證論治
  首先辨別風、火、痰、虛的屬性。如突然昏迷、面紅目赤、肢體強直,甚至抽搐,為風火;喉中痰鳴、苔黃厚膩為痰火;口中痰涎壅盛、苔白膩、舌淡,為痰濕;面色蒼白、二便失禁、氣短肢冷,為元氣將脫。
  ‧風火閉竅
  症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目斜視或直視,面紅目赤,肢體強直,口噤,項強,兩手握緊拘急,甚則抽搐,角弓反張。舌紅或絳、苔黃而燥或焦黑,脈弦數。
  治法:清肝熄風,辛涼開竅。
  方藥:羚角鈎藤湯加減送服安宮牛黃丸(包括羚羊角粉、石決明、鈎藤、夏枯草、蟬蛻、菊花、白芍、生地黃)。
  加減:痰多,加鮮竹瀝、天竺黃、制南星;肝火旺盛,加龍膽、梔子、代赭石;腹脹便秘,加大黃、芒硝、枳實。
  針灸:人中、風府、啞門為督脈要穴,以泄陽邪、通陽氣、調和督脈氣血運行。同可取十宣穴點刺放血,瀉陽邪以開竅。穴瀉心包經穴勞宮,以泄熱降火,瀉肝經原穴太沖以鎮肝熄風。補腎經原穴太溪、湧泉穴以補腎陰。
  ‧痰火閉竅
  症狀:突然昏倒,昏憒不語,躁擾不寧,肢體強直,痰多息促,兩目紅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有力。
  治法:瀉火通腑,化痰開竅。
  方藥:大承氣合菖蒲鬱金湯加減(包括大黃、石菖蒲、鬱金、枳實、芒硝、鮮竹瀝)。
  加減:昏迷重,加服安宮牛黃丸1粒;火盛,加水牛角片、生地黃。
  針灸:人中、風府、啞門瀉之以清腦竅。十二井穴以決雍開竅,接通三陰、三陽經氣,協調陰陽,使之平衡。穴瀉心包經穴勞宮,以泄熱降火,瀉肝經原穴太沖以鎮肝熄風。補胃經下合穴足三里、瀉絡穴豐隆、內關,以疏泄氣機、蠲濁化痰。
  ‧痰濕蒙竅
  症狀: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體癱瘓不收,面色晦垢,痰涎壅盛。舌質暗淡,苔白膩,脈沉滑或緩。
  治法:燥濕化痰,辛溫開竅。
  方藥:滌痰湯加減(包括制半夏、橘紅、茯苓、竹茹、石菖蒲、鬱金、枳實、膽南星)。
  加減:風痰壅盛,加皂角刺;風邪盛,加天麻、鈎藤、白僵蠶;而面紅如妝為戴陽證,乃屬病情惡化,宜急進參附湯、白通加豬膽汁。
  針灸:人中、風府、啞門瀉之以清腦竅。十二井穴以決雍開竅,接通三陰、三陽經氣,協調陰陽,使之平衡。可加足三里、豐隆穴以疏泄氣機、蠲濁化痰。內關醒神開竅。
  ‧元氣衰敗
  症狀:神昏,面色蒼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氣短息微。舌紫或萎縮、苔白膩,脈散或微。
  治法:益氣回陽,救陽固脫
  方藥:參附湯合生脈散加味(包括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山茱萸)。
  針灸:艾灸神厥及氣海穴,以培補元氣、溫固真陽。補三陰、湧泉,以兼顧真陰。補胃經合穴足三里、胃之募穴中脘,以調補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