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基孔肯雅熱|體溫高易吸蚊?營養師教少吃5類食物 減體味防蚊叮更防爆汗

更新時間:17:30 2025-09-09 HKT
發佈時間:17:30 2025-09-09 HKT

【防蚊方法】被蚊叮不只又紅又腫,更可能會感染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等蚊傳疾病,如何能避免被蚊「看上」?有營養師表示,蚊子咬人的主因是體溫與氣味,並提出5類「宜少吃」的食物,以免因體味明顯而不慎「吸蚊」。

防蚊方法|蚊子找「獵物」4大特徵

營養師黃品瑄近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分享,指出蚊子找「獵物」主要靠看不到的科學訊號,而體味越明顯、皮膚越溫暖的人更有機會成為「人形血包」:

 

甚麼人更容易被蚊叮?

  1. 體表溫度高
  2. 皮膚氣味(乳酸、脂肪酸等成分)
  3. 呼出的二氧化碳
  4. 汗水與代謝產物

少吃5類「吸蚊」食物

黃品瑄指出,如果多吃以下5類食物,可能間接增加「吸蚊」的機率:

吸蚊食物|1. 酒精

酒精促進末梢血管擴張與體表產熱;其代謝產物如乙醛,也會經由汗液排出,增加氣味來源。

吸蚊食物|2. 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內含辣椒素,會造成局部皮膚溫度上升與出汗,使蚊子更容易以「熱感」偵測到人類。

吸蚊食物|3. 高GI指數食物

高升糖指數食物如甜品、精緻澱粉,攝取後促進短期產熱與出汗,會讓身體「變熱又變濕」。

吸蚊食物|4. 高蛋白或重口味飲食

高蛋白或重口味飲食如大量紅肉、燒烤等食物,其蛋白質與脂肪代謝產物經由汗液排出,讓身體散發更多氣味,雖非主要因素,但可能成為輔助訊號。

吸蚊食物|5. 含硫辛香料食物

大蒜、洋蔥等含硫食物代謝後產生的硫化物,會經由汗液與呼吸排出,使體味更為明顯。

黃品瑄提醒,以上5類食物雖然未有直接研究證明會吸引蚊子,但根據皮膚氣味與熱感應機制,調整飲食可作為「降低吸引力」的輔助策略。她建議,大家多喝水,少吃高糖、高辣、酒精類食物,飲食清淡,有效減少體味產生。另外出入時最好使用防蚊液、長袖衣物等物理防護,以及在房間設置蚊帳,以預防蚊子叮咬。

防蚊咬忌用有香味化妝品/護膚品

本港衞生署提醒,如要預防被蚊叮咬,穿著衣服、使用驅蚊劑,或到戶外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
  • 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 (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孕婦及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在一般的情況下,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
  • 採取其他關於戶外的預防措施: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如果同時使用昆蟲驅避劑及防曬液,應先塗防曬液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5大驅蚊劑成分 DEET/派卡瑞丁/IR3535有何分別?

本港消委會資料顯示,驅蚊劑有5種常見成分的分別及作用:

1. 避蚊胺(DEET)​

  • 風險:被廣泛應用多年,不過其安全性成疑。如果在兒童身上使用高濃度的避蚊胺產品,有機會引致皮疹、水泡或令皮膚及黏膜受刺激。
  • 不適用人士: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更建議6個月以下的BB不要使用含避蚊胺的驅蚊劑。
  • 副作用:這成份分可溶解膠質物品或某些合成纖維。當手部沾上這些成分的驅蚊產品,再拿取外層含有膠部件的物品,隨時有機會損壞這些物品,例如相機、手機、手提袋或膠框眼鏡甚至衣服等。

2. 派卡瑞丁(picaridin)或埃卡瑞丁(icaridin)

  • 特性:常見於歐洲和澳洲防蚊產品,幾乎無色無臭,且不黏膩。
  • 風險/影響:比起避蚊胺,不易刺激皮膚及不會損壞塑膠和人造纖維衣物。不過,有可能會刺激眼睛,故加拿大健康局亦建議6個月以下的兒童不應使用。

3. 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IR3535)

  • 特性:無色,幾乎無味。
  • 風險/影響:有機會溶解膠質物品或某些合成纖維.驅蚊效用或較避蚊胺低,甚至有可能刺激眼睛。
  • 注意:美國當局就建議,2個月以下兒童不應使用含IR3535的驅蚊產品。

4. 對-薄荷烷-3,8二醇(PMD)

  • 特性:通常提取自檸檬桉或檸檬尤加利樹(lemon eucalyptus)的精油。
  • 建議:美國疾病防控中心建議,只使用提煉過的檸檬尤加利油驅蚊,因未經提煉的油驅蚊效果成疑。
  • 注意:PMD可能會刺激眼睛,所以不建議3歲以下兒童使用PMD,以及避免接觸眼睛。

5. 甲基壬基酮/野紅茄提取物(IBI-246)

  • 特性:來自野生番茄的天然物質,是較新的驅蚊成分。部分產品或會將其標示為野紅茄提取物。甲基壬基酮幾乎無毒,可用於化妝品和用以驅逐貓狗。

驅蚊劑和防曬產品可以同時用嗎?

不少人不想被蚊咬,同時又不想被烈日曬傷,驅蚊劑和防曬產品會「打孖上」。不過,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不建議同時使用有防曬和驅蚊效用的產品。消委會建議,可以先塗上防曬產品,等待約15至30分鐘,讓防曬產品完全被皮膚吸收、乾透後,才塗上驅蚊產品。

延伸閱讀:醫生揭8類人最惹蚊!這種血型易被蚊咬?忌穿1種衣服?出汗易惹蚊?

資料來源:台灣營養師黃品瑄衞生署消委會

---

相關文章:

蠓咬比蚊咬痛?被蚊/蠓/跳蚤咬如何止痕?專家教止痕驅蟲方法

行山友被蜱蟲死咬吸血24小時 用手扯出恐致命 醫生教1招處理

蚊叮蟲咬|蠓咬比蚊咬痛?男生流膿生肉芽!專家教分蚊蠓蚤+止痕驅蟲方法

防蚊方法|被蚊咬頭痛出血恐致命 全球50%人易中招3地區高危 7招防蚊防登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