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劣質手機殼恐致腎衰竭/癌症 4招自測中毒風險 醫生揭2種材質較安全

更新時間:12:05 2025-07-16 HKT
發佈時間:12:05 2025-07-16 HKT

現代人手機不離手,不少人都會買手機殼保護手機。不過有醫生提醒,劣質手機殼其實暗藏不少重金屬、毒素有害物質,長期使用這些劣質手機殼恐傷腎,甚至有致癌風險。

用劣質手機殼可致癌? 醫揭3種常見有害物質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網頁上發文指,每天與手機親密接觸的同時,一些有害物質也可能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身體。他指,手機殼裡的有害物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 回收廢料再製:一些不良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可能會回收醫療廢料、電子垃圾等,經過簡單處理後再製成手機殼。這些未經完全淨化的回收材料,可能殘留大量的重金屬和塑化劑。
  2. 劣質染料和塗料:為了讓手機殼顏色鮮豔或呈現特殊光澤,廠商可能使用含有重金屬的劣質染料或塗料。這些重金屬如鉛 (Lead)、鎘 (Cadmium)和汞 (Mercury)等,一旦長期接觸,會透過皮膚吸收,對人體造成多重危害。
  3. 塑化劑超標:市面上許多手機殼,特別是軟膠材質(如TPU),在製造過程中會添加塑化劑(如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來增加柔軟度和延展性。若塑化劑超標,它們會隨著時間、溫度或摩擦而釋放,經由皮膚接觸甚至吸入進入人體。

3種手機殼中常見的有害物質

黃軒醫生指,手機殼中常見的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不容小覷,他列出以下3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

 

 

3種手機殼中常見的有害物質

1. 重金屬

  • :一種極具毒性的重金屬。長期接觸鉛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亦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甚至引起腎功能衰竭,也有機會影響骨骼發育和血液系統。有研究指出,部分低價手機殼的鉛含量甚至可能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
  • :毒性也很高,長期暴露可能導致腎臟損傷、骨骼病變,甚至有致癌性。
  • :汞中毒可能影響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腎臟。

這些重金屬通常不會被身體代謝排出,會長期累積在體內,造成慢性中毒。一篇發表在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Their Removal: A Review 的文獻就明確指出,鉛、鎘、汞等重金屬具有高度毒性,會損害多個器官系統,甚至有致癌風險。

2. 塑化劑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塑化劑被視為環境荷爾蒙,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長期接觸可能對生殖系統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兒童發育異常、性早熟、男性精子質量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等。此外,也可能增加哮喘、過敏症、肥胖、甚至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ADHD)的風險。

3. 雙酚A (BPA)

部分PC(聚碳酸酯)材質的手機殼可能含有雙酚A。雙酚A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其健康危害與塑化劑類似,可能影響生殖、代謝、神經行為和免疫系統。即使是知名品牌的手機殼,也曾被檢出含有雙酚A。

4個預防買到有毒手機殼的方法

黃軒醫生又說,手機殼是我們每天接觸最頻繁的物品之一,學會聰明地選擇手機殼十分重要。掌握以下幾點,可以在保護手機的同時,也保護自己:

1. 來源與標示要清楚

  • 選擇知名品牌與正規商家:避免購買來路不明、價格過於低廉的手機殼。
  • 仔細檢視產品標示:確認產品是否有廠名、廠址、材質說明等完整資訊。如果標示模糊不清,最好避免購買。

2. 材質選擇是關鍵

  • 優先選擇安全材質:液態矽膠 (Liquid Silicone)通常無異味,手感柔軟且具彈性,是相對安全的選擇。TPU (熱塑性聚氨酯)也是常見的軟殼材質,建議選擇無異味、手感有韌性的產品。
  • 避免高風險材質:警惕那些帶有刺鼻異味、手感過於黏膩或有掉色情況的手機殼,這些很可能是劣質產品。

3. 過於鮮豔花俏、裝飾物過多

過於鮮豔花俏、裝飾物過多的手機殼也可能增加重金屬超標的風險,例如過去曾有「水鑽閃粉彩膜」手機殼被驗出鉛含量嚴重超標的案例。

4. 使用習慣也要注意

  • 定期清潔手機殼:用清水或中性清潔劑輕輕擦拭,保持清潔,減少髒污累積和化學物質釋放的機會。
  • 避免高溫環境:手機殼在高溫下更容易釋放有害物質,盡量避免將手機長時間暴露在陽光直射或高溫環境中。
  • 勤換手機殼:即使是合格的產品,手機殼也可能因磨損、老化而釋放有害物質,建議定期更換。
  • 減少臉部接觸:當長時間通話時,盡量使用耳機,減少手機殼與臉部的直接接觸,尤其是油脂性肌膚的人要更加留意。

4招自測手機殼「藏毒」風險

黃軒醫生指,自己在家雖然沒法像實驗室那樣精密檢測,但可以先觀察以下幾點:

  • 氣味:打開包裝時如果有很強的刺鼻味、塑膠味或油漆味,很可能含有揮發性有害物質。
  • 來源:不明來源買的便宜產品具高風險。選擇有品牌、有安全認證的產品更安心。
  • 材質標示:看包裝上是否標示材質。矽膠、TPU、PC 比 PVC 安全。沒有標示的通常不太好。
  • 顏色、塗層:顏色越鮮豔、亮光亮片越多越可能含重金屬或化學塗層。

如果真的很在意,可以把手機殼送去化學實驗室測試重金屬和塑化劑,或購買簡易的家用重金屬試紙來測試表面。黃軒醫生有以下幾個建議:

  • 儘量選擇矽膠、TPU 或原廠出品的手機殼
  • 別買來路不明的夜光、廉價殼
  • 若拆封後味道久久不散建議換掉
  • 不要讓小孩長時間接觸、咬手機殼

黃軒醫生指,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別再讓廉價或劣質手機殼成為潛在的健康炸彈。從今天起,學會聰明選擇、謹慎使用,讓你的數位生活更加健康安心。

延伸閱讀:防輻射食物|輻射魚超標180倍!吃輻射海產恐致甲狀腺癌 推介7大天然食物防輻射

---

相關文章:

49歲徐若瑄患甲狀腺癌 自揭或1因素引發 8大症狀易忽略

一家四人喉痛聲沙 揭全患甲狀腺癌最小16歲 8症狀易忽略

吸入過多恐致甲狀腺癌 食碘鹽無用!推介薑蒜10種食物防輻射

名醫15年內4度患癌 愛吃3食物養成癌症體質 靠3大飲食原則成功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