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加工食物|常喝1類飲品恐中風?食安中心籲小心5大超加工食物 恐致糖尿病加速死亡

更新時間:13:22 2024-05-22
發佈時間:13:22 2024-05-22

「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危害近年備受關注,到底與加工食品有何分別?常吃1種飲品會增加中風風險?本港食安中心講解超加工食物的定義及影響,並列舉5種常見的例子,提醒大家勿攝取過量,否則或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甚至可致命。

食物加工程度分4類!加工/超加工有何分別?

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近日發文,向大眾講解何謂「超加工食品」。為何叫「超加工」?食安中心指出,「超加工食品」一詞最早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在2009年撰寫的一份學術研究報告。

研究人員推出「NOVA分類」,即根據食品加工程度將食品分類的方法,旨在加深認識食品加工及其對健康的影響。因為營養素被認為不足以反映食品加工對健康的影響。現時,糧農組織的刊物把食品分為4類。

食物4種不同加工程度⬇⬇⬇

 

食品按加工程度 分為4大類別

第1類: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

  • 定義:處於天然狀態或經過最低限度加工,例如製乾、冷藏和真空包裝等。
  • 食物例子:新鮮水果、冷藏蔬菜及奶粉。

第2類:烹飪成分加工食品

  • 定義:在家中或餐廳的廚房烹煮時使用的配料,在壓榨、精煉和碾磨等過程中產生。
  • 食物例子:植物油、糖及鹽。

第3類:加工食品

  • 定義:由第1類和第2類合併而成。
  • 食物例子:以鹽水浸製的罐頭蔬菜、以油封存的罐頭魚及添加鹽或糖的果仁和種子。

第4類:超加工食品

哪些食物屬於超加工食品?常喝1類飲品恐中風?

常見的「超加工食品」有哪些?食安中心根據「NOVA分類」,列舉常見的超加工食品例子,其中有5種較常見的食物均屬於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定義及食物例子⬇⬇⬇

 

超加工食品定義

  • 這些食品通常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製造。
  • 糖、油及脂肪和鹽常常混合在一起作為配料,用於超加工食品中。
  • 具有超加工食品特點的配料,為烹調時不常用的成分或各類別添加劑(如增味劑、色素及人造甜味劑)。

超加工食品食物例子

  • 碳酸飲品、薯片、曲奇、即食麵及冷藏薄餅。

超加工食品特性營養

  • 高游離或添加糖含量
  • 高飽和及反式脂肪含量
  • 高鈉
  • 高能量密度
  • 低蛋白質含量
  • 低纖維含量
  • 低鉀含量

超加工食品吃太多有何影響?恐致中風糖尿病?

超加工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食安中心引述多個國際組織及期刊報告資料,指出這類食物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包括導致肥胖、糖尿病或中風,建議須減少及避免進食。

食安中心指,糧農組織的刊物檢視了有關超加工食品的研究,指出其營養品質與非傳染病存在關聯。

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世界衞生組織轄下的泛美衞生組織及期刊《刺針》等國際組織,強調超加工食品對健康有不良影響,部分甚至視之為肥胖的成因之一。有關組織建議從膳食中減少或剔除這些食品,轉而選擇進食未加工、營養豐富的食品。

2024年2月一項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大型研究顯示,進食較大量超加工食品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焦慮等多種健康問題的風險,甚至死亡。惟研究人員承認研究有其局限,針對不健康飲食習慣等干擾影響的調整尚未被考慮,須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這類食品如何影響健康。

【同場加映】攝取過量超加工食物恐中風?提防中風11大症狀

食安中心教4招減低「超加工食品」危害

要完全戒吃「超加工食物」嗎?如何減低傷害?食安中心建議,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跟從健康飲食金字塔,適量及多元化進食各類食物,而非完全避免超加工食品。為此,較為重要的是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而非單單考慮食品加工程度。

本港衞生署推廣的健康飲食原則之一,就是減少進食高油、鹽、糖,以及經醃製和加工的食品,可透過以下方法實行:

 

維持健康均衡飲食4大貼士1:

  1. 飲用清水、加入1片新鮮水果(如檸檬、橙)浸泡的水或清茶,以代替碳酸飲品。
  2. 以不加鹽及不經油炸的果仁和種子,以及水果(如新鮮蘋果切片、不添加糖的杏脯乾)作為小食,而非薯片和曲奇。
  3. 在家配製健康膳食,例如加入新鮮或冷藏蔬菜、鮮肉或魚塊一起烹煮非油炸湯麵,而不是午餐肉或香腸即食麵。
  4. 養成善用營養標籤選擇合適的預先包裝食物的習慣,選擇糖和鹽含量較低的食物,以減少攝取「超加工食物」當中高脂肪、高鹽及高糖食品。

延伸閱讀:6大食物「超毒」!常吃3種早餐增中風致癌風險

延伸閱讀:4種「健康」飲品暗藏高血糖脂肪肝陷阱

資料來源: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香港衞生署

---

相關文章:

飲珍珠奶茶易變蠢? 研究揭10款超加工食品恐永久傷腦

飲6種蔬果汁不易肥 降血壓/防癌/抗發炎!中年人長者必飲 營養師大推這款

14歲女不肥胖也患糖尿病 致命餐單曝光 醫生教自測7症狀

慢性發炎恐變糖尿病癌症!常吃5類食物易中招 推介5大食物防癌抗發炎

植物肉高纖更健康?暗藏兩大營養陷阱 醫生警告恐成熱量炸彈

日喝1款果汁預防中風/心臟病?研究證降血壓膽固醇 如何飲用最有效?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