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豪偕張曦雯貼地行俠救心治本 《俠醫》收視報捷弘揚中醫智慧 |名人雜誌

更新時間:19:45 2025-09-14 HKT
發佈時間:19:45 2025-09-14 HKT

由陳豪、張曦雯、馬貫東、丁子朗、劉佩玥、譚凱琪、郭柏妍等主演的劇集《俠醫》,播出後反應不俗,今次由收視保證的陳豪飾演藥油世家的中醫師,繼《企業強人》後再度黟拍視后級的張曦雯,而張曦雯的女強人形象深入民心,今次貼地飾演平凡地產女經紀,感覺新鮮,她與精通十八般武藝、俠氣十足的陳豪攜手演出,成為《俠醫》的最大賣點。撰文︰娛樂組、攝影︰譚志光

陳豪出身醫學世家

劇情以行醫濟世多年的健絡通品牌創辦人暨中醫教授黃天賜為藍本,望透過劇集帶出「治病必求治本,救人必先救心」的信念,令不同年代的觀眾重新認識香港中醫行業的特色,特別是當中的人情味,今次劇集由陳萍監製,其擅長細膩的感情描寫,作品不乏港劇中的溫馨情節。現實中,陳豪同樣出身醫學世家,父親是麻醉科西醫、母親則是中醫,與故事角色相似,耳濡目染下令陳豪對於中醫也有認識,劇中他和馬貫東四出接觸病人、為人解困的正氣形象,成為今次劇集的主線。而女主角張曦雯除了機緣巧合下與陳豪發展感情線之外,她的照顧者角色亦深得觀眾共鳴,劇中她的姊姊譚凱琪患有自閉症,母親黎燕珊則苦於照顧一家,父親陳嘉輝更患心臟病,張曦雯陷於家庭以及工作壓力的無奈,但無礙與譚凱琪間的姊妹情,一家人配合患者的習慣,維繫着不平凡的天倫之樂,打動不少觀眾;至於譚凱琪亦用心準備演出,以演技滿足觀眾的期待,而另一位飾演腦癱輪椅少女的游嘉欣,今次除了戲份都在輪椅上演出外,手部活動亦受限,她的遭遇同樣令觀眾痛心,可見劇集在描繪病人方面用盡心思。

陳豪、張曦雯再度合作,今次攜手在《俠醫》中弘揚香港中醫行業的醫德和互助理念。
陳豪、張曦雯再度合作,今次攜手在《俠醫》中弘揚香港中醫行業的醫德和互助理念。
陳豪、張曦雯感情萌生,令觀眾十分期待故事發展。
陳豪、張曦雯感情萌生,令觀眾十分期待故事發展。

劉佩玥演反派夠突破

而今次劇集更安排了一班有魅力的反派演出,當中丁子朗、劉佩玥的演出成為話題,令不少觀眾睇得咬牙切齒,兩人同樣鮮有地演反派角色,形象陽光的丁子朗今次飾演鄭子誠的兒子,經監製批准戴上眼鏡、以斯文外表反差出惡劣人格,與其他奸角順理成章聯手,轉眼間又為個人目標過橋抽板,首周便以渣男金句拋棄劉佩玥,並向張曦雯下手強吻對方,目中無人又自信滿滿的態度,令觀眾對他的下場拭目以待;至於劉佩玥飾演地產經紀,成功手段包括出賣色相、無視行規,今次更挑戰大量充滿女性魅力的肢體動作與神情,在計謀之間精準切換的表情,演技獲觀眾認可,大讚她奸角都已掌控自如。

劉佩玥(左)今次突破演反派,劇中更有危險鏡頭。
劉佩玥(左)今次突破演反派,劇中更有危險鏡頭。
另一位大反派丁子朗(左)造型似足斯文敗類,同馬貫東更有打鬥戲。
另一位大反派丁子朗(左)造型似足斯文敗類,同馬貫東更有打鬥戲。

黃天賜教授望推廣傳統中醫

中醫師黃天賜教授的故事由陳豪與張曦雯演繹,為了貼近角色原型,開拍前黃教授曾親自指導陳豪,包括古法射箭術、棍術、太極、穴位推拿及針灸等,助他演活十八般武術的「凌為民」,黃教授坦言與劇組分享故事後,對於劇情是順其自然的心態,但沒想到越傾越好,希望劇集能帶動香港傳統中醫行業,直言坊間的中醫服務也越來越少,相對各地中醫產業現代化,香港的骨傷科依然保留特色,是一種精髓。他希望市民能夠更了解中醫,能夠因病症制定方法,帶出更多訊息,求醫時可以有另一個選擇。黃教授又表示接觸陳豪後,發現大家一拍即合,「大家信念一致,加上陳豪家也出身於醫學世家,多年來他受到媽媽影響,藉此機會一傾,原來我們都是同一個門派學習出來,所以我們的想法才會相同。」

劇集《俠醫》以健絡通品牌創辦人暨中醫教授黃天賜(中)行醫濟世的經歷為藍本,陳豪、張曦雯在黃教授身上學到了好多大智慧。
劇集《俠醫》以健絡通品牌創辦人暨中醫教授黃天賜(中)行醫濟世的經歷為藍本,陳豪、張曦雯在黃教授身上學到了好多大智慧。
黃教授(左)親自落場指導陳豪,對演腦癱少女的游嘉欣進行治療。
黃教授(左)親自落場指導陳豪,對演腦癱少女的游嘉欣進行治療。

陳豪演活「十八般武藝」中醫師

陳豪則表示能參演《俠醫》是一種幸運,因為很難得可以演中醫,「媽媽也曾是中醫,她除了去醫人、也會去教人和幫助人,對我而言是熟悉的,而今次教授也親身上陣,在我們拍攝時、拍攝前的籌備,教我功夫、棍法,如何去接觸病人、穴位推拿等等,還有很多他的處事理念。」對於陳豪的演出,黃教授大讚:「技巧非常好,陳豪非常有天份,如果他出來行醫,我們便多了一位值得信賴的陳醫師!」陳豪透露參考了教授的理念和想法,並放到劇集當中,「例如大家都知道西藥不能食太多,會有副作用,如何提高免疫力,用較自然的方法、做到自癒,是中醫的想法,這次難得能以中醫題材,將這個想法推廣出去。」張曦雯則以病人的角度去認識中醫,她指自己也偏好以中醫作調理身體,也會接觸針灸、正骨和艾灸。黃教授對於兩人在劇中的演出印象深刻,亦覺得劇集處理得很好,除了中醫外,更透過舞火龍等題材,帶出香港不同的特色和文化,包括人與人之間互助達成的信念,而劇組將他年少時在醫院的經歷、購得舊騎樓的經過都放入劇情中,令他也點滴在心頭。
  
此外,陳豪指除了中醫學問外,黃教授亦照顧社會弱勢社群,感受到他作為醫者的醫德,希望劇集亦能將醫德和互相幫助的理念宣揚出去。張曦雯指認識黃教授後學到最多的是他對其他人的照顧,「有一日教授帶了他的小天使來探班,感受到教授與小朋友及家長的互動,是非常的真摯。」她又表示難望教授的醫療經驗,特別是對長期病患及其家人的照顧,作為醫者,他亦關注照顧者,拉近病人與家人間的關係,對改善病情及生活有很大幫助,也因為這些故事,才令她與譚凱琪等一家人的演出更溫馨和觸動人。

陳豪更與黃教授學了棍術等十八般武術,演出時都似模似樣。
陳豪更與黃教授學了棍術等十八般武術,演出時都似模似樣。
譚凱琪(左)劇中是張曦雯的姊姊,要演自閉症患者難度不小。
譚凱琪(左)劇中是張曦雯的姊姊,要演自閉症患者難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