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蔬菜必定瘦?營養師揭6種「蔬菜」藏熱量陷阱 如何進食助減肥?
發佈時間:15:45 2025-08-26 HKT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但有營養師指出,日常飲食中有6種蔬菜看似健康,其實暗藏熱量陷阱,有機會越食越肥。到底這些蔬菜如何進食才有助減肥?
營養師揭6種「蔬菜」藏熱量陷阱 如何進食助減肥?
據《科普中國》平台發文,註冊營養師薛慶鑫指出,蔬菜向來是健康飲食的代表,富含維他命、礦物質與膳食纖維,且熱量偏低,因此成為減肥人士的首選食材。然而某些披著蔬菜的外衣,實際上卻含有堪比主食的熱量。若未經辨識就大量食用,可能導致減肥計劃功虧一簣。她特別列出6種易被忽略的高熱量蔬菜,並教正確食法有效控制熱量攝取。
甚麼「蔬菜」暗藏熱量陷阱?
6種「蔬菜」藏熱量陷阱:
1.毛豆
毛豆屬於大豆未成熟階段,口感清甜且蛋白質豐富。然而在蔬菜類別中,其熱量較高,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數據顯示,每100克新鮮毛豆熱量達131kcal,含10.5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含量高達13.1克,另含5克脂肪,此熱量幾乎等同於一小碗白米飯(116kcal/100克)且遠高於同等重量的瓜果類與葉菜類蔬菜。
由於毛豆的鉀、鈣、鎂、鋅、硒含量在蔬菜中位居前列,減肥期間建議單次攝取量控制在100克以內,而帶殼毛豆約兩大把。毛豆不僅蛋白質含量高,且氨基酸組成合理,人體利用率高,將餐食中部分紅肉替換為毛豆,既能形成蛋白質互補促進吸收,又可降低飽和脂肪攝取,有益心血管健康。此外,毛豆因富含膳食纖維,每100克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達4克,相當於攝取400克大白菜所能獲取的纖維量,升糖指數遠低於精製米麵。用它替代部分主食不僅能減少總碳水化合物攝入,還能維持餐後血糖穩定,避免因血糖劇烈波動引發飢餓感。烹調方式為冷水下鍋煮沸後再煮5至10分鐘即可。
2.蠶豆
新鮮蠶豆通常為春末夏初的時令豆類,其粉糯口感源自較高的澱粉含量。每100克鮮蠶豆熱量約111kcal,含19.5克碳水化合物及8.8克蛋白質,其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高於薯類,例如薯仔、番薯、淮山,屬於典型的高碳水蔬菜。
然而,蠶豆具備高膳食纖維特性,且每100克的脂肪含量僅為0.5克屬於極低,適量食用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能為人體補充多種營養素;而鋅含量為每100克含1.37毫克,若喜愛食用,建議單次攝取量不超過100克新鮮蠶豆,此份量可滿足一般成年男女每日鋅建議攝取量的11%至16%。若一餐中包含蠶豆,應相應減少米飯、饅頭等主食的攝取量。此外,作為優質植物蛋白來源,可與雞胸肉、魚蝦、雞蛋等動物蛋白共同攝取,形成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整體吸收利用率。
特別注意避免油炸蠶豆,雖然是常見零食,但經油炸後熱量會急遽上升,極易導致肥胖。另外。蠶豆並非人人適用,患有遺傳性G6PD缺乏症(蠶豆病)者食用後可能引發急性血管內溶血,出現黃疸、貧血、醬油色尿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3.豌豆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數據,每100克帶莢鮮豌豆熱量達111kcal,碳水化合物含量21.2克,甚至高於蠶豆,同時含3克膳食纖維與7.4克蛋白質;亦含0.43毫克維他命B1,食用50至100克新鮮帶莢豌豆,約15至30顆,即可滿足一般成年男女每日維他命B1需求量的31%至36%。
豌豆兼具蔬菜與主食雙重屬性,可有效替代部分主食,最推薦的食用方式是放入米飯中共同烹煮,取代部分大米燜飯,既能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取,又能同步補充蛋白質與膳食纖維。
4.薯仔
薯仔屬於薯類食物,其澱粉含量較高,每100克新鮮薯仔熱量為81kcal,碳水化合物含量17.8克,雖然低於蒸米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25.9克),但遠高於大部分蔬菜,適合作為主食食用。若在食用炒土豆絲的同時又攝取大量米飯、麵等主食,極易造成碳水化合物與熱量雙重超標。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薯類攝取量應控制在50至100克,約等同於一個拳頭大小的薯仔。若餐食中已包含炒土豆絲、無油薯蓉或燉煮薯仔,則應減少或避免再食用米飯、饅頭、麵等主食。烹調方式首推蒸、煮或無油焗薯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熱量低且飽足感最強。冷卻後的薯仔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有助促進腸道健康並降低升糖指數。應避免食用炸薯片、炸薯條、芝士焗薯蓉等高脂肪烹調方式,這類料理往往脂肪含量超標,不利於體重控制。
5.菱角
菱角作為水生蔬菜質地爽脆,煮熟後呈現粉糯綿甜口感,是秋季時令蔬菜。每100克生鮮或者老菱角熱量約101kcal,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21.4克,均超過薯仔,與蒸米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當,熱量亦接近蒸米飯(116kcal/100克)。
事實上,菱角的鉀含量豐富,每100克含437毫克,約為香蕉的2倍。建議每日攝取量不超過100克約8個菱角。正餐時可用菱角替代部分主食,在控制熱量時還能補充鉀。若有食用薯片、餅乾等零食習慣,可將其替換為菱角,但都需要留意攝取量。此外,水生蔬菜存在寄生蟲感染風險,為安全起見務必煮熟後食用。
6.慈菇(芽菇)
慈菇是另一種常見的水生蔬菜,常用於燉湯或紅燒料理,其熱量與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不低,每100克分別達97kcal與19.9克,均高於薯仔及番薯。
每100克慈菇的鉀含量707毫克,為菱角的1.6倍,更富含鎂、鐵、鋅及維他命B1。它通常作為配菜出現在餐桌上,因帶有淡淡苦味故食用量一般不多,適合與冬瓜、菌菇、雞肉等低熱量食材共同燉煮,既能提升風味又可有效控制熱量攝取。若食用量較多時,建議相應減少主食攝取量。
減肥要攝取均衡營養 7大營養不可或缺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7大類營養素在身體中的功用各異,要透過均衡飲食令它們互相配搭,身體才會健康,所以各種營養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以下列出這些營養素的主要功用:
1. 碳水化合物
- 碳水化合物為身體的主要熱量來源,主要由穀物類食物提供,例如飯、粉麵等。而水果、根莖類蔬菜、乾豆類和奶類製品等。
2. 蛋白質
- 肉、魚、海產、蛋、奶類製品、乾豆類和豆製品是蛋白質主要來源,功能包括製造、修補及維持健康的身體組織。
3. 脂肪
- 脂肪常見於肉、魚、奶類製品、果仁、種子及食油等食物中。它使身體能在寒冷天氣中保持體溫及保護體內器官免受震盪。
4. 維他命
- 不同種類食物的維他命,能促進身體機能,如維持皮膚毛髮健康,構成骨骼,以及釋放和運用食物中的熱量。
5. 礦物質
- 礦物質能調節身體多項功能,包括體液平衡、肌肉收縮及神經訊號傳送。某些礦物質亦是身體結構的元素,例如鈣質是骨骼和牙齒的一部分。
6. 膳食纖維
- 膳食纖維有助穩定血糖,促進腸道健康並預防便秘。
7. 水分
- 主要功能包括調節體溫、製造體液、輸送養分、氧氣及移走廢物。
延伸閱讀:減肥竟可吃雪糕?營養師破解10大減肥迷思 推介1種飲食法瘦身不反彈
---
相關文章:
糖尿病可逆轉?專家推薦「35921飲食法」減肥控血糖 4個月可減17kg
減肥|男士大肚腩不一定吃得多?營養師推抗壓餐單 早餐吃「奇異果配1款粥」減腰圍/穩血糖
減肥方法|56歲大叔靠ChatGPT減肥 46日激瘦11kg肚腩消失 公開10招天然瘦身
減肥方法|40歲後難減肚腩?醫生教5招輕鬆減內臟脂肪 坐下常做1動作可消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