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男士大肚腩不一定吃得多?營養師推抗壓餐單 早餐吃「奇異果配1款粥」減腰圍/穩血糖
發佈時間:11:13 2025-08-06 HKT

【減肥方法】中年男士要怎樣減肚腩?有營養師指,好多人以為少吃一點可有效減肥,但其實造成大肚腩的主要未必與大食量有關,到底男士中年發福的原因是甚麼?她又教各男士可自製一份「抗壓代謝餐單」,不但有助減肥減肚腩,更可穩定血糖與情緒。
減肥|為甚麼中年男士易有大肚腩?
營養師薛曉晶近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分享,很多中年男子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吃很多,肚子卻越來越大,原來「壓力型肥胖」就是當中的元兇,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
-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
- 這代表當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時,身體會囤積脂肪,這也正是很多男士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
減肥|如何自製「抗壓代謝餐單」減肚腩?
薛曉晶指,生活太忙、壓力太大是都市人難以避免的常態;與其叫身邊的男士少吃,不如好好選擇可以吃甚麼。她推薦以下「抗壓代謝餐單」,簡單執行卻效果顯著:
男士減肚腩「抗壓代謝餐單」:
餐單 | 功效 | |
早餐 |
| 高鎂配合高纖,有助穩定血糖與情緒 |
午餐 |
| 搭配Omega-3與維他命B群,助減緩發炎與疲勞 |
晚餐 |
| 低GI澱粉配合高鎂蔬菜,提升睡眠品質與修復力 |
點心 |
| 取代宵夜,讓放鬆與營養一次到位 |
減肥|壓力大肥得快?小心4大高危後果
薛曉晶提醒,如果身邊的男士開始「不動就胖」、「肚子變大」和「精神不好」,不要只看飲食習慣,而是壓力正在「改寫」身體代謝,要根據整體生活型態再對症下藥。她引述2項研究進一步說明:
《Metabolites》2025年的研究分析了13萬名西班牙男性工人,發現造成代謝症候群與脂肪堆積的主要誘因如下:
- 缺乏運動
- 低地中海飲食依從性
- 過度飲酒
根據《Obesity Reviews》2019年研究顯示,高壓力的男性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因為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對身體造成以下影響:
- 皮質醇過高
- 胰島素阻抗
- 三酸甘油脂升高
- 高血壓
相關文章:肚腩分兩層?肚腩大但手腳瘦?營養師教分4種肚腩 踢走壓力肚啤酒肚
減肥|如何紓緩壓力助減肥?
薛曉晶解釋,壓力會破壞身體,50+的中年男士要慢慢找回身體的節奏,以下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最好調整一下:
- 每日固定吃早餐
- 下午做10分鐘深呼吸冥想
- 每周快走20分鐘×3次
- 晚餐攝取1種高鎂蔬菜(如菠菜、毛豆)
- 睡前不玩手機30分鐘、做腳部按摩
- 每周與家人共餐1次
- 少喝含糖飲料,改喝黑芝麻豆奶、豆漿
減肥|怎樣算肥胖/中央肥胖?
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超重和肥胖的主要成因在於攝取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以致多餘的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令體重增加。超重(包括肥胖)是指體重指數(BMI)在相同性別及年齡群組中處於第91百份位數線以上。而18歲或以上人士,若BMI在23至24.9之間,即屬超重,若BMI在25或以上,即屬肥胖。
體重指標雖被廣泛用於衡量肥胖程度,但未能有效反映身體的脂肪分佈。中央肥胖(俗稱「大肚腩」),即腹部積聚過量脂肪,是引致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對於一般亞洲成年人而言,如果腰圍尺寸相等於或超出以下水平,將被界定為中央肥胖,並有患上新陳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的相關風險。
- 男性:90cm/約36吋
- 女性:80cm/約32吋
減肥|肥胖會引致甚麼健康問題?
目前已有廣泛研究探討肥胖對健康的影響,顯示死亡率會隨肥胖程度增加而上升。肥胖亦會增加患上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
- 高血壓
- 心臟病
- 高膽固醇
- 糖尿病
- 腦血管病
- 膽囊病
- 骨關節炎
- 睡眠窒息症
- 癌症(如乳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及子宮內膜癌)
專家履歷:薛曉晶
台灣營養師 、糖尿病衛教師 、腎臟病衛教師、體重管理營養師
延伸閱讀:女士大肚腩未必因肥胖?醫生揭小腹凸5大成因 伴隨1症狀恐患卵巢癌
---
相關文章:
腰背痛/凸肚腩因為骨盆前傾?專家教1動作自測症狀 做不到恐情況嚴重 附紓緩方法
難減粗腰大肚腩?內臟脂肪3大剋星 更防癌症/中風/腦退化 這類蔬菜消脂超快
吃飯/吃麵哪種更易肥?研究證這主食較不易有肚腩 配1調味料更穩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