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01:23 2023-08-08

從幼稚園高班K3升上小學,不過個半月的暑假,大部分家長都會讓小朋友痛快玩個夠本,完全沒有準備升上小一的工夫 —— 這樣做正確嗎?個人認為不正確!為何不正確?因為小學與幼稚園的學習模式迥然不同:小學科目多,而每堂時間的分配,以至師生關係,跟幼稚園完全不一樣。如果家長不利用那個半月的暑假給子女解釋清楚,他們便會沿用幼稚園的舊習慣在小學陌生的環境中,不知如何是好,家長要留意以下3個小學與幼稚園不同之處,於暑期為孩子做好準備銜接工夫。
小學與幼稚園不同之處一、功課量:
小學功課多,因為科目多,而且屬於專科專教,小學每日七、八堂,每科的功課量合共至少五至七樣,不像幼稚園用Home Teacher(班主任老師)模式,由一位老師教所有學科,功課亦只有一兩樣,家長宜在暑假為子女訂定一個「工作表」,其中一項便是「閱讀」一小時。
小學與幼稚園不同之處二、專注力:
要有30分鐘:幼稚園因寓遊戲於學習,快樂不知時日過,小學則要「正襟危坐」30分鐘或以上,小朋友如不是訓練有素,會容易打呵欠,與同學開玩笑,連破壞課室秩序也不知;家長宜在暑假,每天規定小朋友拿起一本有趣的故事書閱讀半小時,當他們習慣專心閱讀,上堂便不會打呵欠。
小學與幼稚園不同之處三、師生關係:
在幼稚園,老師多視學生如母子和姐弟,關係密切;而小學則不同,每科任教的老師各異,師生關係自然較幼稚園疏離,因疏離便冷漠,因冷漠便容易產生誤解,更何況很多小朋友來到新小學沒有朋友,容易感覺被冷落,有種失落感。因此,家長宜在工作表制訂一項「互訴心事」,在晚飯後,父母與子女互訴在校的有趣或不愉快的事。

綜合來說,家長記得在這暑假,帶子女參加新學校的「迎新日」或「新生指導日」,目的有幾個:一為和子女認識新小學幾個重要地方 —— 洗手間、小食部、教員室等。除了認識地方,還應該認識其他家長,和友善的家長互相交換電話,甚至加入有用的群組,讓子女可以認識更多同學,將來成為朋友便可互相照應。還有,若小學有「試堂」更加要參加,有模擬課堂經驗,待小朋友九月開學便不會手足無措了。
最後,家長亦應該與小朋友在暑假簡單編個工作表,每天要至少做以下四項:
點擊圖片瀏覽暑假工作表必做事項:
好的開始,做足準備工夫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幫到家長,替小朋友由幼稚園順利過度至小學,踏上成功的坦途!
趙榮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前喇沙書院副校校長
曾任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八年,著有《不一樣的家長》及《趙Sir教Grammar》等22本書。
Facebook專頁@趙Sir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