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級「零測考」 小學校長:減測考助減輕學生壓力 改其他方式學習及評估
發佈時間:07:00 2025-10-28 HKT
近年外界關注學生的測考壓力,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昨日公布,由本學年起取消全校學生的中英文默書,並引入多元化的識字策略。本港有越來越多小學減少測驗及考試的次數,部分學校的小一級更是「零測考」,有小學校長向《星島》表示,減少測考及默書次數有助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校長張作芳指出,「學、教、評」3項是環環相扣,測考等評估有助讓師生看到教學成果,重點是不宜為學生構成不必要壓力。
部分小學趨向多元化評估代替
位於天水圍的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由本學年開始取消全校學生的中英文默書,並引入多元化的識字策略,例如課堂遊戲、電子平台以至人工智能(AI)工具等,期望讓學生以更自然的方式學習到更多字詞,而不是靠默書建立短期記憶。
上學年,該校每個學期於中英文科各有約8次默書,校長劉鐵梅表示,取消中英文默書由構思到推行花了半年時間,坦言家長和教師各有不同疑慮。不過,她指學生識字的最重要方法是閱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故作此決定。
教育局去年公布《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建議學校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安排評估,小一上學期應以多元化評估代替測驗和考試,並按校情和學生需要,整體考慮延後、減少或取消紙筆評估,例如默書、測驗和考試等。
近年亦有部分小學減少測驗及考試,以多元化的進展性評估代替,位於觀塘區的佛教慈敬學校是其中一間。根據最新的《小學概覽》,該校於本學年小一級不設全年全科測驗及考試,小二至小六級不設全年全科測驗。該校校長范秀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學校減少測考後,加入多元化評估,能從更多方面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預備測考的時間因而減少,他們可把時間投放於預習、看圖書等其他學習方式。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小學於本學年小一級亦不設全年全科測驗及考試,副校長江承殷向本報表示,減少默書及測考,有助減輕學生的壓力,「以前可能考完一次考試不久就來下一次,現在有喘息空間。」
評估模式及次數宜視乎校情處理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校長張作芳表示,目前學界普遍的討論亦是傾向減少學生的測考壓力,她認為「學、教、評」環環相扣,評估有助「看到老師教得如何,學生學得如何」,重點是不宜對學生構成不必要壓力,認為各校需要尋找適合校情的評估方法。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校長陳淑儀亦指,學界近年探討如何減少考核和評估,例如不以考試方式考核學生表現,她認同此舉能減輕學生壓力,但強調學校仍需要評估機制,以了解學生掌握多少知識。至於評估的模式和次數,她認為要視乎校情處理,「例如減少一次測考,可能以兩次小型一點的評估代替。」
記者 歐文瀚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