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取消中英文默書 引入多元化識字策略 有助學生減壓

更新時間:16:28 2025-10-27 HKT
發佈時間:16:28 2025-10-27 HKT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今日(27日)舉行記者會,公布由本學年開始取消全校學生的中英文默書,並引入多元化的識字策略,例如課堂遊戲、電子平台以至人工智能(AI)工具等,期望讓學生以更自然的方式學習到更多字詞,而不是靠默書建立短期記憶。該校校長劉鐵梅表示,取消中英文默書由構思到推行花了半年時間,坦言家長和教師各有不同疑慮。不過,她指學生識字的最重要方法是閱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故作此決定。

自主學習|設「自主學習簿」 鼓勵學生記下好字佳句

上學年,該校每個學期於中英文科各有約8次默書。校長劉鐵梅表示,學生識字的最重要方法是閱讀,但收到不少家長反映子女為了溫習默書,而花上大量時間,加上默書只對短期記憶有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故校方作此決定。她坦言,在宣布這個重大改變時,家長和教師各有不同疑慮,有部分家長誤以為學校將默書的責任轉移至家庭,教師亦擔心失去一項清晰的評量工具,對於如何客觀評估學生的識字能力感到不安,「我們透過舉辦講座、校長家長會、老師家長會,以及日常與家長的交流中,深入了解、討論取消默書後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家長解惑。」

該校副校長張靜思表示,在本學年,中英文教師設計了不同的識字活動,以及提供「自主學習簿」,讓學生抄下日常好詞佳句,推動學生自學。學生可先在家先行預習,再在課堂活動學以致用,以獲取獎勵。她認為學生在沒有默書壓力下更會主動學習,「以前可能是過目即忘,現在因為是發自內心的學習,所以會更深刻」,她又強調校方仍有不同的評估機制,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

自主學習|騰出課餘時間 學生主動看書 

近年外界關注學生的測考壓力,問及校方取消默書是否為了減輕學生測考壓力、照顧學生的精神健康,劉鐵梅強調,校方的主要考量是學與教成效,而作出任何教學安排均是考慮學與教是否有效。她亦希望在新制度下,學生因不用默書而騰出來的時間,可讓他們與家人多相處,提升親子關係,並讓學生在校內感受到更多的關懷和快樂、減少可能因默書成績不好的挫敗感,「幸福感會高一點」。張女士形容,現在與女兒有更多時間進行親子活動,令家庭變得更融洽,「以往星期一應該是拿着默書紙溫習默書,現在就能拿著喜歡的圖書看,這也是學語文的方式」。

今日有出席記者會的家長張女士表示,在不用默書後,女兒現在會更主動看書,或主動詢問不同字詞如何使用等,認為新的做法有助學生在更多變的情景當中,更深入學習語文。她的女兒、在該校就讀四年級的林同學表示,以往溫習中英文默書往往需時兩日,而且藉抄寫來溫習,不過很容易忘記,她認為現在有更多時間學習詞彙,亦增多了學習大提琴和跳繩的時間。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擴展「三層應急機制」至高小試行,劉鐵梅對此表示歡迎,因相關培訓有助前線老師及早發現學生的壓力來源、增加關心學生,第二層的「校外支援網絡」亦能支援校內社工的工作,惟她認為小學只有一名社工未必足夠,希望當局考慮因應地區或學校班數不同,增加社工人數,協助做好校內識別、對外聯絡等工作。

記者 歐文瀚

延伸閱讀:

精神健康|中學三層應急機制 第二層錄418宗轉介

施政報告2025︱學童精神健康受關注 三層應急機制擴至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