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研發AI病理分析系統 準確率超過95%

更新時間:00:01 2025-10-21 HKT
發佈時間:00:01 2025-10-21 HKT

香港科技大學昨日宣布,團隊成功研發一款創新人工智能(AI)病理分析系統「SmartPath」,該系統能整合臨床診斷、分型、生物標記物量化、治療評估及預後跟進功能,提供一站式癌症診斷支援,有望顯著提升醫療診斷效率與精準度。領導研發團隊的科大學者陳浩表示,SmartPath能夠精準診斷多種香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整體準確率超過95%,他認為這套系統將有效提升醫生的診斷效率。

系統能有助提升醫生診斷效率

科大團隊研發創新AI病理分析系統SmartPath,可以輔助醫療人員執行逾百項臨床任務。佘丹薇攝
科大團隊研發創新AI病理分析系統SmartPath,可以輔助醫療人員執行逾百項臨床任務。佘丹薇攝
陳浩表示,系統能精準診斷多種香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佘丹薇攝
陳浩表示,系統能精準診斷多種香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佘丹薇攝
南方醫院病理科主任暨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梁莉表示,系統能快速生成資料詳盡的初步報告,可大大縮短診斷周期。佘丹薇攝
南方醫院病理科主任暨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梁莉表示,系統能快速生成資料詳盡的初步報告,可大大縮短診斷周期。佘丹薇攝

SmartPath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與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浩領導的團隊開發,涵蓋34種人體組織部位、超過50萬張全切片影像,能夠輔助醫療專業人員進行癌症分級分型、治療反應評估、存活率預測,並快速生成詳細病理報告。陳浩直言,「香港目前面臨病理醫生分配不足以滿足病人需求的挑戰,系統將有效提升醫生的診斷效率。」

SmartPath的核心能力由兩大AI模型驅動。其通用病理基礎模型(GPFM)提供統一框架,能精準識別多種常見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大腸癌及胃癌等香港高發病率癌症,並進一步預測患者生存期與治療反應,奠定個人化治療的數據基礎。另一關鍵模型為多模態全切片病理基礎模型(mSTAR),整合病理影像與文字數據,如病理報告及轉錄組學資料,可在數分鐘內自動生成詳盡報告,並具視覺諮詢功能,協助病理學家深入分析切片細節。

診斷多種癌症類型 準確率超過95%

陳浩表示,團隊正逐步優化SmartPath的功能,以覆蓋更多癌症類型。佘丹薇攝
陳浩表示,團隊正逐步優化SmartPath的功能,以覆蓋更多癌症類型。佘丹薇攝

研究團隊表示,已於中國內地及香港10多家頂尖醫院進行臨床驗證。據團隊指,SmartPath在診斷多種癌症類型中整體準確率超過95%,不僅提升診斷可靠性,更大幅縮短診斷周期,對分秒必爭的癌症治療至關重要。陳浩透露,團隊計劃進一步擴展系統功能,覆蓋更多罕見及基因複雜的癌症類型,以提升預測模型效能。

記者 佘丹薇

延伸閱讀:

科大研究:一種遺傳因子增中國人群患阿爾茲海默症風險

科大商學院:近年懷疑假學歷入學申請呈升勢 已用AI技術助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