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今年接獲數百宗懷疑假學歷非本地生申請 警方:今年1至7月接獲126宗涉假學歷案件

更新時間:19:04 2025-10-13 HKT
發佈時間:19:04 2025-10-13 HKT

非本地學生持假學歷申請入讀本港大學的情況繼續受關注,香港中文大學日前接受《星島》訪問時透露,今年在處理非本地生入學申請時,堵截數百宗懷疑假學歷申請個案,相比去年的數字急增。香港大學今日(13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港大今年接獲數百宗懷疑憑虛假學歷申請入讀的非本地生個案,當中並沒有相關個案獲得錄取通知。

港大:持零容忍態度

港大表示,一向嚴肅處理涉及虛假文書的個案,在處理入學申請時採取謹慎措施,如發現懷疑假學歷個案將不會考慮其申請,「申請人如被發現偽造學歷,大學將採取適當行動,對於掌握具體證據證明存在欺詐性虛假陳述的個案,我們定必向警方作出舉報,以便進一步調查及檢控。」港大重申,對學術誠信秉持最高標準,對任何違反學術誠信和不誠實的行爲持零容忍態度,亦將繼續提升並採取新識別措施,嚴格偵查涉及虛假陳述的申請個案。

理大發現約10宗懷疑假學歷申請

香港理工大學向本報表示,於2025/26學年發現約10宗懷疑以虛假學歷申請入學的非本地生個案,並已取消其申請及錄取資格。理大表示,一直按照嚴謹機制核實入學申請人資歷及相關呈報資料,包括進行面試及資歷審查。大學亦已强化了現有機制,包括通過International Credential Evaluation Service、中國留學服務中心、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等官方認可的學歷認證機構或平台,以及向頒授學位的院校,直接核對申請人的學歷證明。此外,大學正計劃在入學申請系統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進一步提升學歷驗證的成效。

恒大指收到懷疑假學歷申請個案

香港恒生大學回應指,一直按既定機制核實課程申請人的學歷,如懷疑申請人學歷證明不實,大學一律不予錄取,並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恒大表示,今年曾收到懷疑憑假學歷申請入讀課程的非本地生個案,全部不予錄取。

浸大︰今年發現個案無明顯增加

香港浸會大學表示,該校今年發現的假學歷個案沒有明顯增加,已取消錄取有關申請人,並按當局的指引向警方提供個案資料。該校強調有既定程序核實學生的學歷,所有獲取錄的學生均需按浸大的要求,提交學歷證明以供查核,浸大亦會要求向考試機構或院校索取、查核相關成績。

多間院校稱已設機制審查申請人背景

其他院校方面,香港科技大學稱為更全面應對以虛假學歷或偽造文件申請入學,近年已經進一步提升各學院在收生方面的協調和溝通,並制訂處理欺詐入學申請個案的程序指引及引入通報系統,將懷疑個案報備所有學院以提高警覺;獲各學系和課程初步取錄的申請者,須於開學前完成其相關證書及成績單等學歷文件的嚴謹查核及驗證,申請人方可正式註冊爲學生。

香港教育大學表示,會持續檢視及積極探索利用科技提升入學申請文件審批的方法及機制,亦會提醒教職員在處理申請時提高警覺、並採用全面的驗證程序,以確保申請人提交的學歷資格和證書的真實性,同時對任何不一致的資料進行徹底檢查。大學又要求入學申請人直接通過該校的網上入學系統提交申請、提供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不鼓勵學生委託第三方代理處理其申請,以確保申請過程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香港嶺南大學強調,十分重視學生的學術誠信,對使用虛假學歷以滿足畢業要求的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並指大學設有既定機制,審查學生的學術背景及成績證明文件,確保資料真實性,亦會不定期通過面試等方式進行學歷覆核。

香港城市大學重申十分重視學術誠信,在收生方面設有完善機制及嚴格的學歷審核程序,以審查申請人的學歷證明文件,若校方在發出錄取通知書前後,發現任何虛假或誤導性資料,或申請人未能完成學歷審核,將取消其入學申請資格。

香港樹仁大學亦表示,一直按既定的審核程序處理入學申請,行之有效,若發現可疑或非法行為,將會根據法律規定跟進情況,強調嚴肅對待任何違法行為,確保學術誠信,並會持續評估各種環境因素,以維持優良的教學質素。

香港都會大學稱,一向嚴格審核所有入學申請,確保申請人所申報的學歷與提交的證明文件完全相符,若發現任何虛假或不實陳述,校方會採取嚴正措施,包括取消申請人的入學資格和學籍,並依法轉介相關執法機關及簽證部門處理等;校方會持續檢視及優化相關審核機制,確保甄選過程嚴謹周全、行之有效。

警方:今年1至7月共接獲126宗涉假學歷案件

警方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今年1至7月,警方共接獲126宗涉及本地大專院校學生的懷疑虛假學歷案件。針對此類案件,由2022年1月至今年7月31日,警方共拘捕55人,當中9人被起訴,6人罪成,1人保釋候審,1人獲撤銷控罪及1人未有應訊被通緝;其餘人士的個案仍在調查中。

針對涉及懷疑虛假學歷或履歷的案件,警方表示,與各本地大專院校緊密溝通,接獲舉報後定必徹查並嚴正執法。此外,警方亦一直與內地相關執法部門緊密合作,適時轉交涉及本港虛假學歷的內地中介資料予內地相關部門跟進。截至今年7月31日,警方已向內地相關部門轉介共21間懷疑內地的「黑中介」或中介人的資料予以跟進。

教育局:對假學歷採取「零容忍」態度

教育局向本報表示,虛假學歷嚴重影響香港專上院校招生工作及香港得來不易的國際聲譽,教育局和各專上院校對此均採取「零容忍」的態度。香港的專上院校均訂立嚴謹收生標準和程序,以及清晰的指引,以嚴格審查入學者的學歷證明、公開考試成績及相關文書。偽造或提供虛假學歷屬嚴重罪行,最高可被判處監禁14年。

教育局亦指,一直與專上院校保持緊密聯繫,各院校亦已積極強化有關收生方面的措施,包括要求申請人在入學前提交第三方權威機構的驗證證明,進一步確保所獲學歷的真實性及運用人工智能等協助處理入學相關事宜。教育局會繼續與專上院校保持溝通,支持院校因應最新情況,不斷完善相關安排,維護香港的學術聲譽。

記者 歐文瀚

延伸閱讀:

中大今年堵截數百宗懷疑假學歷申請入學 數字急增 王家徹 : 如有疑慮一律拒絕

假學歷︱鄧飛倡設統一平台堵漏洞 利用AI快速鑑別學歷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