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今年堵截數百宗懷疑假學歷申請個案 增AI模組協助審核
發佈時間:15:06 2025-10-11 HKT

多間大學近日陸續舉辦本科入學資訊日,香港中文大學今日(11日)舉辦資訊日及大學聯招入學講座,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家徹在活動後透露,大學今年在處理非本地生入學申請時,堵截數百宗懷疑假學歷申請個案,相比去年中大公布的10多宗個案,數字急增。王家徹強調,大學在處理懷疑假學歷個案時十分謹慎,如有懷疑亦不會考慮其申請,以免對其他申請人造成不公平的情況。
2025/26學年錄取近900名非本地生

中大今早舉行「聯招申請入學講座:與中大人對談」,由王家徹主持,分享者包括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兼偉倫新聞與傳播學教授馮應謙、仁安醫院助理院長及腦神經專科醫生蘇藹欣、中大運動科學與健康教育課程四年級本科生鄧宇軒等,數百人出席講座。
王家徹在講座後回應《星島》提問,他表示,中大於2025/26學年錄取近900名非本地學生,來自20多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內地生所佔比例較高。相比去年錄取近800名非本地生,今年錄取總人數增加約100人,非本地生佔比約24%。
《施政報告》提及將提升非本地本科生佔比的上限至50%,問及預計中大何時達到此上限,他指大學會循序漸進錄取非本地生。他透露,大學現正制定未來5年計劃,有意於5年內朝着錄取40%非本地生上限方向邁進。
王家徹:謹慎處理懷疑假學歷個案

面對非本地生申請人增加,王家徹亦透露,中大今年處理入學申請時,堵截數百宗懷疑假學歷申請個案,例如有非本地申請人懷疑虛報自己的中學學歷、偽造中學成績表、甚至偽造出不存在的中學等,「有不同的可能性」。問及中大有否就懷疑假學歷申請個案報警,他回應指這些申請人均不在港,亦非本港居民,預計警方也難以執法,由於已堵截了,故未有報警。
王家徹強調,中大在處理懷疑假學歷個案時十分謹慎,當檢視申請人的個人檔案時,如對其中所載的資料有懷疑,大學亦不會考慮其申請,「我們不會收懷疑偽造的申請」,以免對其他申請人造成不公平的情況,也避免因這些懷疑假學歷的個案,而影響「留學香港」品牌。他亦指,中大引入全新的本科入學報名及審批系統,首階段已於今年10月初啟用,預料新系統未來將具備人工智能(AI)模組,協助核對申請人所提交的PDF文檔、圖像及資料等。
中大於2024年10月曾表示,堵截了約10多個懷疑假學歷的申請個案,並全面檢視由2020年至2024年之間的非本地入學申請個案,尤其是獲中大取錄的個案。大學在當中發現有一宗有合理懷疑造假、使用虛假文書的個案,當時已交予警方跟進。王家徹表示,有關該宗個案,最終未有足夠證據證明該名非本地生造假,故該名學生未有被定罪;而經大學內部紀律聆訊後,該學生已退學。
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中大今年堵截數百宗懷疑假學歷申請個案,反映中大對造假問題的敏感度高。他建議香港參考內地的經驗,建立統一電子平台,並運用AI技術,快速鑑別學歷真偽,而該平台可供公營大學及自資院校使用。
記者 陳嘉婉
延伸閱讀:
JUPAS|中大CUHK工程相關科目收分中位數上升 10.11舉行本科入學資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