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推「教育4.0」 新任副校長曹建農:2026/27學年推AI必修科

更新時間:11:31 2025-10-08 HKT
發佈時間:06:45 2025-10-08 HKT

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上月宣布任命曹建農為副校長(教學),並已於上月1日正式履新。曹建農接受《星島》訪問時透露,理大將推出「教育4.0」與人工智能(AI)數字轉型計劃,推動教育改革,實現以學生為本的個性化學習模式。他表示,自2026/27學年起,理大將實行新的語文教育框架,推出與AI相關的全新必修科目「AI as a Tool for Language Learning」,並配合人工智能賦能的語文能力測試。此外,理大亦正考慮為教師提供系統性的AI培訓課程。

理工大學|考慮開發AI教師培訓課程

曹建農是計算和數據科學學者,研究領域涵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他向本報記者表示,「現在的教和學已經不能配合技術的發展,也不能配合下一代學生的需求」,轉型是必然趨勢。他透露,理大希望推行「教育4.0」,透過數碼化與AI技術,實現教學與學習過程的「革命性轉型」,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讓AI根據每名學生的背景與技能需求,提供最適合的學習模式。同時,透過大數據分析,學校能夠預測學生的學習表現,並及時介入協助。

目前,所有理大學生必須於畢業前,分別修讀一門中文及兩門英文科目,以完成大學核心課程當中的「語文及溝通課程」,學生所需修讀的科目會由大學按照他們的語文能力預先分配。曹建農透露,自2026/27學年起,理大將實行新的語文教育框架,推出一門新的必修科目「AI as a Tool for Language Learning」,並將配合人工智能賦能的語文能力測試,協助學生識別自身的學習弱項,從而加以改善。

他又表示,理大現時提供多款免費AI程式供全校師生使用,包括ChatGPT、豆包、DeepSeek及Llama等,大學未來希望建立一個整合所有工具的平台,並透露正設計AI辯論程式,及AI求職面試培訓課程等AI教學工具,預計這些工具將於本學期內完成開發。同時,理大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和發展院」(IHERD),推動全校的教育轉型。院內的「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entre」現時會舉辦與AI相關的工作坊,供教師自願參與,現正考慮開發一個系統化的AI教師培訓課程。

然而,要推動數字教育轉型,曹建農笑言「資源永遠不夠」,因此大學會優先處理關鍵項目。他舉例,如收生方面,理大過往由環球事務處和教務處分別負責收生,校方或會優先考慮將兩部門合併為「Recruitment Admission Office」,統一處理收生流程。

理工大學|曹建農:香港數字教育未達高水平 

此外,政府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推行數字教育。曹建農認為,香港在數字教育方面已有不少嘗試,但「還沒有達到一個很高的level(水平)」。雖然每間學校均有意推動數字化,但他指不少學校不願共享數據,影響了相關數字教育的研究進行,變相限制了數字教育的發展。他認為,「AI能powerful(強大)到什麽樣的程度,我們是不可以想像的」,未來AI甚至或會代替人類進行研究;因此,學校必須不斷與時俱進,以應對相關挑戰。

記者 鍾綽盈

延伸閲讀:

理工大學|曹建農獲委任為副校長(教學) 已於9.1履新 將負責推動數碼轉型

理大舉行本科入學資訊日 逾4.3萬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