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工程學院新學年加強AI訓練 力推主動學習 新聘至少4導師
發佈時間:11:18 2025-08-29 HKT

政府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並大力推動創科及人工智能(AI)發展,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謝堅文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學院已錄取413名學士學位課程學生,其中新開設的「工學學士精英課程」及「工學學士與人工智能理學碩士聯合課程」分別錄取39人和24人。為配合社會對創科人才的需求,學院將加強AI訓練,並重點推動主動學習。有將於9月入學的新生認為,學院提供不少實習及研究機會,有助自己拓寬未來職涯發展。
錄取多名成績優異新生
港大工程學院副院長謝堅文透露,截至日前,港大工程學院今年錄取413名學士生,其中51%為本地生,49%為非本地生;當中新開設的「工學學士精英課程」及「工學學士與人工智能理學碩士聯合課程」分別錄取39人和24人。他指出,學院整體收生成績較往年提升,普遍課程的文憑試最佳5科成績中位數為27至29分,至於上述兩個新課程的聯招收生成績,精英課程最佳5科平均分為36.8分,人工智能聯合課程則為32.5分。
除新課程外,謝堅文稱,工程學院今年大力推動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更為此新聘請至少4名導師,強調實習與實踐,助學生累積實戰經驗。他又認為,政府近年對創科的投入較疫情前明顯增加,加上AI盛行,工程與科技在社會及生活各層面的應用與需求不斷擴展,相關行業商機湧現,為畢業生帶來更多創業及就業機會。因此,工程學院將進一步加強AI方面的培訓。
工程學院今年亦錄取多名成績優異的新生,包括工學學士精英課程首屆學生、印度籍的Aryan Sokhiya。他在香港讀完小學後,前赴日本求學,今年以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滿分45分的成績入讀港大,他認為課程靈活性大,可於二年級才自由選修工程專科。作為IB狀元的他表示,香港對初創產業投入大量資源,未來有望成為創新科技中心,對工程師而言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地方。
新生:實習及研究機會豐富
另一名精英課程新生、印尼籍華裔陳安是英國高考(GCE A-Level)狀元,考獲數學、物理、化學及經濟4科A*的成績。她表示,港大提供豐富的實習及研究機會,加上香港具國際化優勢,能夠與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流,拓展發展機會,因此選擇來港升學。
本地新生、畢業自喇沙書院的林以康在文憑試中考獲最佳6科37分的佳績,亦獲精英課程取錄,未來希望投身機械工程行業。他認為,香港的工程發展相比新加坡等地「有點慢」,但隨着北部都會區項目的推進,加上政府對初創的基金或資助計劃,香港正積極追趕其他地區的步伐。另一方面,對於AI大行其道,他指自己目前較少使用AI,因認為AI「不太可信」,但隨着技術不斷發展,未來「可能會用多些(AI)」。
記者 鍾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