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生投身人道救援 赴肯尼亞助女性創業 推動創新項目驅趕猛獸
發佈時間:12:33 2025-06-30 HKT

在全球局勢不穩下,有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仍立志參與人道救援工作,並將加入醫療人道援助機構,實踐使命。香港大學文理學士(環球衛生及發展)課程應屆畢業生黃奕瑂於求學時期已積極參與國際援助的工作,在三年級暑期前赴肯尼亞,協助當地女性創業;四年級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紐約總部實習,參與應對全球猴痘疫情,「我的使命是成為資源與需求的橋樑,為邊緣人群發聲。」
曾赴肯尼亞 助女性創業
黃奕瑂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她在中學修讀國際文憑(IB)課程,當時對大學選科的方向未定,但對生物、經濟和傳播均感興趣。後來儘管獲英國及美國等多間大學錄取,她最終仍選擇港大,看重其綜合實力、教學質素及離家較近等優勢。入讀文理學士(環球衛生及發展)課程後,她指課程有助自己了解當今世界的複雜性,「教導我們必須以多角度、跨學科的方式解決問題。」
課堂之外,實習經驗成為關鍵的學習環節。黃奕瑂於三年級暑期曾遠赴肯尼亞(小圖),參與社區專案,與當地團隊合作設計小額貸款計劃,以幫助女性創業,並推動創新的「獅燈」項目——利用太陽能驅趕猛獸保護牲畜。她表示,通過這些經歷,讓她更理解「公共衛生政策如何被政治、經濟與社會力量形塑」。
至四年級時,她到UNICEF紐約總部,加入「健康應急準備與應對」團隊實習,並參與應對全球猴痘疫情,她負責整理相關資料,協助提升團隊處理危機的效率。她指出,於港大已學習過相關議題,但能親身接觸相關工作,實屬難得的學習機會。
畢業在即,黃奕瑂已獲聘書,將於今年8月加入一間醫療人道援助機構擔任項目主任,專注設計並推動公共衛生與邊境健康專案,「我的使命是成為資源與需求的橋樑,為邊緣人群發聲,站在全球健康與國際發展的最前沿。」
與黃奕瑂修讀同一課程的應屆畢業生袁可兒,則曾前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印尼分部,參與當地新的衛生系統項目。她舉例,在協助醫院建立污水處理系統時,需尋找外部投資者,她的工作有助搭建橋樑,讓醫院的需求得以滿足。不過,她坦言實習初期壓力頗大,曾試圖獨立完成工作,但最終在跨背景同事的協助下,順利於兩個月內完成項目報告。對於未來的職涯發展,她期望在醫療與社會政策領域深耕,以實際行動為弱勢社群發聲。
記者 佘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