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小老師教中文吸20學生報名 3大教學法提升學童對中文興趣
發佈時間:17:45 2023-04-10 HKT

當大部分家長們都忙於為初小小朋友找尋補習老師,以加強學童的學習能力及水平之時,新加坡一名7歲女童已當起小老師,在家替小朋友們補習中文,提升對中文的興趣。這位口齒伶俐的7歲女童陳曦恩因長年協助任職教師的媽媽教學,耳濡目染下成為「有板有眼」的中文老師,現時已有4名學生,亦因教學有方,受到家長們的稱讚,已吸引多達20名家長申請報名。陳曦恩的3大教學法,令學生與家長推崇備至,即睇小老師的教學秘方。
盡得父母真傳擁高水平中文造詣 媽媽鼓勵開班授徒
綜合新加坡媒體報道,今年7歲的女童陳曦恩,生長於一個教學世家。35歲的媽媽陳語嫣與爸爸於曦恩小時候已想為女兒提供最好的教育,故選擇「在家教學(homeschooling)」,他們也想曦恩學好中文,會為女兒選擇不同的中文書本。曦恩媽媽除了在家教女兒,也於教會任職老師,並開班授課教授中文。由2歲開始,每次媽媽替其他小朋友補習期間,曦恩都會在旁協助擔任小助手,亦會為媽媽準備故材,也會跟小朋友們講故事,一步步學習做個小老師。

點擊圖片瀏覽小老師教學法:
相關文章︳4歲女童發高燒用酒精抹身濕敷致中毒 附正確發燒降溫法
3大教學方法提升小朋友對中文興趣
媽媽發現曦恩跟小朋友講故事時,會模仿自己的教學方式與語調,也會跟學生們互動,帶動課堂氣氛,教學「有板有眼」。兩夫婦經商量後,決定鼓勵女兒嘗試開班教中文,於媽媽的教學群組招攬學生,因曦恩經常參加講故事比賽獲獎,因而令不少家長對她甚有信心,竟然吸引20名家長申請報名,本來曦恩只想吸納兩名學生,因太受歡迎更收了4名學生,真真正正當起中文小老師,將自己所學的教授同齡、甚至比曦恩更年長的小朋友。

曦恩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略有不同,她會因材施教,先掌握學生們的喜好,然後從對方的興趣著手,再以此成教學工具,啟發及培養學生們對中文的興趣。曦恩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有學生喜歡玩家家酒(煮飯仔),使以此遊戲方式來跟她溝通,於玩樂的過程滲入中文詞彙;有學生喜歡玩象棋,就會跟他提象棋,再於過程中加入「承讓」等較深奧的詞語,增加學生對該詞語的記憶度。曦恩也會安排適量的功課,除了寫生字,也要求學生閱讀書本及看中文影片,多方面加深所學的中文字詞。生動有趣的教學法也令曦恩甚受學生歡迎,她更會與學生成為好朋友,以平輩方式跟學生相處,減輕上課的沉重感,令學習變得有趣。


在教學上已能「揮灑自如」,但於選擇教材上仍跟任職教師的父母們商量,她表示爸爸會她揀選一些歷史書,但絕不會挑選兒童書,認為想學好中文,就要使用一些中文達一定水平的課本。有一名10歲學生的家長指,曦恩以玩象棋方式跟其兒子相處教學,令剛留學回國的男孩,本來由抗拒講中文,變到願意用中文跟父母溝通,上了兩個多月課,已見學習成效,令到家長們都很滿意。現時曦恩每節課1小時,分為個人及雙人班,學費分別為16及30坡元(約分別為$95及$177港元),曦恩希望可以支援非洲地區的有需要小朋友,所以將去年超過一半的收入,捐予當地慈善機構,另外30%就交給父母作「家用」,其他就留自己。

資料來源:《新明日報》、《海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