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退學潮︳此兩區為縮班重災區 校長談殺校:小學合併罕見成功

更新時間:08:40 2023-01-20
發佈時間:08:40 2023-01-20

 創校近百年的私校聖類斯中學(小學部),受學齡人口下跌影響,該校須每年補貼逾百萬元營運,正尋求校友捐獻,否則恐有停辦之虞。隨着本地出生率持續下降,適齡入學人數驟減,兼逢移民潮「夾擊」,再次敲響「縮班殺校」喪鐘。

將軍澳、南區縮班重災區

身兼屯門區小學校長會副主席,聖公會蒙恩小學校長陸國森憶述,03年的「殺校潮」先影響幼稚園,然後是小學至中學;惟現時這股「縮班殺校」潮,涉及各年級亦有移民學生,因此影響更深遠,他形容為「銳減」。雖然,他不允刊登實際退學數目,而記者以他區同是受歡迎的「大校」退學人數作比較,着實相距不多。誠如陸所言,今次的移民人口已不再限於政經背景最好那批。「以前是預計由低年級開始,兩年後升小,抑或升中的適齡學童減少,現在是所有年級;我了解好些小學不單是小一收生緊張,而是即時在其他年級已經縮班。」據悉,將軍澳、南區有學校因移民人口較多,已在二至六年級縮一至兩班。
 

■2002年,小學縮班趨嚴重,掀起殺校潮,鄉村學校首當其衝,據資料顯示,自2003/04學年實施「統整使用率低的小學」政策至2014年,共有88所公營小學因未能符合小一收生的最低人數而停辦,當中有40所是村校。(資料圖片)
■2002年,小學縮班趨嚴重,掀起殺校潮,鄉村學校首當其衝,據資料顯示,自2003/04學年實施「統整使用率低的小學」政策至2014年,共有88所公營小學因未能符合小一收生的最低人數而停辦,當中有40所是村校。(資料圖片)

 

 ■2004年,先出現小學殺校潮,教育局曾於2008年規定,中學中一班收生不足67人的學校,就要面臨「殺校」,因而中學亦於2009年至2010年出現「縮班殺校潮」,。圖為700百名中學師生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到灣仔胡忠大廈,向教育局抗議殺校政策(資料圖片)
■2004年,先出現小學殺校潮,教育局曾於2008年規定,中學中一班收生不足67人的學校,就要面臨「殺校」,因而中學亦於2009年至2010年出現「縮班殺校潮」,。圖為700百名中學師生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到灣仔胡忠大廈,向教育局抗議殺校政策(資料圖片)

重整教學吸納新源 免殺校他補充,現時教育局並沒有措施應對適齡人口銳減的方案,從現實狀況而言,大型辦學團體的屬校多,可靈活調動教職員人手。「否則,收生不足確實要面對殺校,否則便要想方法辦學或與人合作……」按現時政策,若一年級未能開班,三年後便停辦;03年「殺校潮」,屯門、元朗、大埔、粉嶺不少村校停辦,完成歷史任務;亦有當時半日制的上下午校,若未能成功分拆成一校,遭到淘汰。「現時這一浪,是各年級的人數同樣下跌,連正在就讀的學生也流失,這個現象較03年更嚴峻。」隨着當年區內大部分學校已陸續轉全日制,他當時擔任校長的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仍維持半日制,辦學團體與另一所收生不足,將殺校的小學下午校洽談合併。「我與下午校的師生,與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談合併,組成一所新學校,09年成為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至今已十多年。」他坦言,成功合併個案罕見,以聖公會轄下49所小學,辦學百多年以來,僅阮鄭夢芹銀禧一例。

  03年沙士後的出生率偏低,但跟今次移民潮夾擊,社會運動及疫情來襲三年,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校長吳永雄形容為「深淵」未見底,是「幼小中」都有影響。「不是一時三刻可解決,仍然有人走,是每級都有人走的情況,小六升中更見『縮班』潮。 」

記者:羅惠儀

■2008年大埔官立中學學生及家長反殺校遊行(資料圖片)
■2008年大埔官立中學學生及家長反殺校遊行(資料圖片)
■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前身為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上午校,下午校則與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合併,09年成為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至今已十多年,亦是聖公會辦學以來僅有合併成功的例子。
■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前身為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上午校,下午校則與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合併,09年成為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至今已十多年,亦是聖公會辦學以來僅有合併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