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教育電視變革 須引新思維
更新時間:02:33 2020-03-1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0-03-1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0-03-13 HKT
陪伴不少港人成長的教育電視(ETV),在今學年結束後將會徹底轉型,不再在商營電視台播放及委託香港電台獨家製作,改為教育局開發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網上平台向師生提供。今次變革是因應前年審計報告嚴厲批評,但新安排能否迎合師生口味與需要,卻是值得參詳。
教育局決定在新財政年度將ETV服務重新定位,隨着港台的ETV節目製作預算完全刪減,暫不會製作新節目,當局已把庫存的ETV節目,重新剪輯成多段數分鐘的短片,上載至教育城網站。至於日後則把製作多媒體資源大規模外判,港台由以往獨家製作,改為服務供應商之一。
ETV備受批評是成本高、收視低,而師生不再準時收看ETV,香港不如鄰近地區有專門的電視教育頻道,坊間亦不乏多媒體教材,令ETV製作欠缺效益。
ETV轉變為網上平台能否吸引師生,成為當局須考慮的問題,隨着港台退出教育電視節目製作,有二十年歷史的「eTVonline」,與旗下「通識網」下月起停止更新,而ETV等多媒體資料,轉移至教育城的專屬網頁,雖然新網頁增加分段功能,更方便師生使用,但外觀設計顯然有改善空間。
鄰近本港的日本,近日學校亦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停課,由日本放送協會主理的「NHK for School」成為教師及家長使用的多媒體資源庫,該網站有約二千個教育電視節目、七千段短片,版面設計早已分門別類,方便瀏覽之餘,更貼近影片分享網站的設計,讓使用者更能一目了然;網站另一功能是把電視節目片段,重新剪輯成長約三十秒至一分鐘的短片,比如只講解一道數學題或基本概念,精簡又不沉悶,甚至為教師預設好片段是適用於「導入」、「發問」、「分析」,照顧他們教學需要。
也許有人質疑,多媒體教材沒有必要「吸睛」,但網絡時代已是自主學習,師生甚至社會大眾都能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如果便利性與吸引度不足,往往就陷入ETV以往成本高卻沒人用的困境。教育城只是提供資訊的平台,版面設計可以改善,更關鍵是日後交給外判製作的內容,是否貼近師生口味,相信當局變陣之餘,亦要引進新思維。
教育局決定在新財政年度將ETV服務重新定位,隨着港台的ETV節目製作預算完全刪減,暫不會製作新節目,當局已把庫存的ETV節目,重新剪輯成多段數分鐘的短片,上載至教育城網站。至於日後則把製作多媒體資源大規模外判,港台由以往獨家製作,改為服務供應商之一。
ETV備受批評是成本高、收視低,而師生不再準時收看ETV,香港不如鄰近地區有專門的電視教育頻道,坊間亦不乏多媒體教材,令ETV製作欠缺效益。
ETV轉變為網上平台能否吸引師生,成為當局須考慮的問題,隨着港台退出教育電視節目製作,有二十年歷史的「eTVonline」,與旗下「通識網」下月起停止更新,而ETV等多媒體資料,轉移至教育城的專屬網頁,雖然新網頁增加分段功能,更方便師生使用,但外觀設計顯然有改善空間。
鄰近本港的日本,近日學校亦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停課,由日本放送協會主理的「NHK for School」成為教師及家長使用的多媒體資源庫,該網站有約二千個教育電視節目、七千段短片,版面設計早已分門別類,方便瀏覽之餘,更貼近影片分享網站的設計,讓使用者更能一目了然;網站另一功能是把電視節目片段,重新剪輯成長約三十秒至一分鐘的短片,比如只講解一道數學題或基本概念,精簡又不沉悶,甚至為教師預設好片段是適用於「導入」、「發問」、「分析」,照顧他們教學需要。
也許有人質疑,多媒體教材沒有必要「吸睛」,但網絡時代已是自主學習,師生甚至社會大眾都能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如果便利性與吸引度不足,往往就陷入ETV以往成本高卻沒人用的困境。教育城只是提供資訊的平台,版面設計可以改善,更關鍵是日後交給外判製作的內容,是否貼近師生口味,相信當局變陣之餘,亦要引進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