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米埔項目縮密度申建2322伙
發佈時間:03:00 2025-03-15 HKT

北都發展步伐加快,財團積極改劃區內用地建屋,當中「大地主」之一的新地持有的元朗米埔錦壆路、鄰近錦綉花園一幅住宅地早年申建2771伙遭拒後,最新捲土重來,向城規會遞交新方案,縮減發展密度等,申建10幢住宅及3幢商業綜合項目,合共提供2322伙,較舊方案減少16%。
據城規會文件顯示,項目位於元朗錦壆路丈量約份第104約地段第3152號等,以及和毗連政府土地,即位於錦綉花園以東;目前屬「住宅(丁類)」地帶,申請改劃為「住宅(丙類)1」地帶並修訂適用於申請地點土地用途地帶的《註釋》。
可建總樓面約106萬呎
項目地盤面積約70.71萬方呎,包括994方呎政府土地,住宅部分以地積比約1.5倍發展,申建10幢樓高14至16層分層住宅,合共提供2322伙,平均每伙單位面積約456方呎,估計可容納約6270人口,涉及可建總樓面約106.06萬方呎。
設「鄰舍活動樞紐」
另外,非住宅部分亦以地積比約0.5倍發展,以建3幢2層高商業及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另有3幢1至2層高會所,涉及非住宅樓面約6.13萬方呎。換言之,整個項目可建總樓面約112.19萬方呎。
資料顯示,上述項目曾於2021年申建2771伙,當時以地積比率1.8倍發展,涉及10幢19層樓高的分層住宅及4幢洋房,另有提供100個床位的安宅院舍,其後申請遭城規會否決,換言之,最新方案地積比減0.3倍或16.7%,並取消建洋房,分層樓宇亦縮層數,單位伙數亦較舊方案伙數減少449伙或16.2%;另外,該項目亦曾於2005年曾獲批建71幢洋房。
申請人指,有關改劃除能提供合共2322個住宅單位外,還設有一個「鄰舍活動樞紐」,當中包括地區商業設施、公共交通及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包括一間幼稚園及一間長者鄰舍中心)以服務將來住户及附近居民。此外,項目還設有一個開放給公眾人士享用綠化休憩空間,以上各項設施均為公眾帶來顯著利益。
鄰近港鐵北環線牛潭尾站
申請人續指,上述地點位處「花園式洋房」發展為主區域,附近發展包括錦綉花園和加州花園。申請地點曾經是一塊沒有正式車輛通道的土地,甚至在首次刊憲公告「中期發展審批地區圖」裏也沒有被劃為任何特定的規劃用途地帶,它只是夾在錦綉花園和新田公路之間的剩餘土地的一部分。
考慮到地盤面積有限及現時極低發展密度,有關住宅發展根本無可能附帶一般的民生服務設施。而且該土地已經閒置幾十年,浪費珍貴土地資源。但即使按照目前「住宅(丁類)」地帶作低密度發展,有關發展亦只會成為現時元朗市向北較為無序都市擴展內插入式發展。另外,上述地點距離已刊憲的北環線牛潭尾站僅730米,加上住用地積比已減少至1.5倍,於規劃層面是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