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停擺 特朗普揚言大裁員

更新時間:03:00 2025-10-0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2 HKT

美國參議院未能在政府資金耗盡前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美東時間1日凌晨01分(香港時間周三中午),聯邦政府時隔近七年再「停擺」。這意味着除了被視為提供「必要服務」的政府僱員外,估計75萬聯邦僱員被逼無薪休假(部分僱員可能就此被炒掉),部分公共服務暫停或延遲。總統特朗普周二事先警告民主黨人,白宮將採取多項「不可逆」的行動,包括大規模裁撤聯邦僱員。

周二晚,參議院再對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投票,結果55票贊成、45票反對,贊成票數未能達到通過所需的60票(該法案此前在眾議院通過)。聯邦政府2025財年於9月30日結束,該臨時法案旨在維持聯邦政府運轉至11月21日。兩大黨的主要分歧,在於民主黨要求加強醫保相關福利,訴求包括延長即將於年底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加強型補貼、恢復部分合法居留的移民享受《平價醫療法案》福利;共和黨則主張先通過一項「乾淨版」臨時撥款法案,純粹維持政府資金支出於現有水準7周。
「非必要」人員放無薪假
  聯邦政府停擺期間,必要工作人員照常工作,其中有些人暫時無薪,「非必要」人員則放無薪假,事後通常可追溯領薪。這代表食品援助計劃、聯邦資助的學前教育、學生貸款發放、國家公園的運作等服務會被削減或關閉。當局暫停發布主要經濟數據,包括華爾街密切關注的就業和GDP報告。如果僵局持續,無薪員工停止出勤,交通運輸也可能延誤。
  邊境保護、住院醫療、執法、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海外使領館在政府停擺期間持續運作。國會預算辦公室此前估計,政府「關門」將導致大約75萬名聯邦僱員(佔總數近40%)被逼無薪休假。政府重新「開門」後,工資會補給這些僱員。在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政府「關門」期間,持續36天的僵局給一些聯邦僱員帶來經濟困難。
暗示趁機清理不想要東西
  特朗普周二警告國會民主黨人,白宮將採取多項「不可逆」的行動,包括大裁員。他在橢圓形辦公室向媒體說:「政府關門期間我們可以採取若干不可逆且對他們來說很糟糕的行動,諸如大幅裁員、削減他們喜歡的事項、刪減他們支持的計劃。」他說,政府停擺「可以帶來許多好處」,暗示會趁此機會「清理許多我們不想要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多半屬於民主黨」。白宮已於上周三指示各聯邦機構,為可能出現的政府停擺,制訂大規模裁員計劃,特別針對法律上非必須繼續運作項目的員工。
  過去50年,美政府停擺常見。特朗普第一任期發生過3次停擺,包括史上最長的一次,長達36天,於2019年1月落幕,起因是對美墨邊境圍牆經費的爭議。1980年代列根總統任內,經歷過8次政府關門,但規模較小時間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