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航空難 揭燃油供應開關被機長關閉
更新時間:03:00 2025-07-1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8 HKT

6月12日,一架從印度飛往英國的印度航空公司波音787-8型客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墜毀,造成274人遇難,包括33名地面人員。現在事故調查有了新進展。美國調查人員初步評估黑盒的對話內容後認為,是機長親手關閉了控制燃油供應的關鍵開關,導致飛機雙引擎失效,釀成悲劇。
《華爾街日報》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稱,飛行紀錄器中的對話內容顯示,客機由副機師昆德爾操控起飛後,曾詢問經驗更豐富的機長,為何在飛機爬升階段將引擎的燃油供應開關移到「切斷」,機長薩巴瓦爾則說他並沒有這麼做。副機師當時「表現出驚訝並陷入恐慌」,而機長則「顯得異常冷靜」。
副機師問為何切斷 機長答沒有
有美國機師指出,昆德爾作為駕駛人員正專注於操控控制桿,而機長作為監控者更有可能騰出雙手執行開關操作。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上周發布的初步報告公布了相關對話,但未點明誰做出了操作,僅指出「一名機師質問另一人為何關閉燃油開關,而對方否認」。然而,多位知情人士、美國機師和航空安全專家均表示,報告中描述的技術細節表明,執行此舉的應為機長。當前尚不明確該操作是失誤還是蓄意行為。飛機最終在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墜毀。
機長薩巴瓦爾56歲,累計飛行時長超過1.5萬小時,其中8596小時執飛波音787。據《印度時報》報道,薩巴瓦爾曾在機場與家人通話,承諾抵達倫敦後會再次聯繫。副機師昆德爾32歲,累計飛行時長3403小時,其中有1128小時擔任波音787副駕駛。
此次事件因涉及美國製飛機,美方人員參與調查。一些美國官員表示,若類似事件發生於美國本土,可能會移交執法部門而非僅限於安全調查。在美方過往處理重大事故的慣例中,若發現可能存在蓄意行為,通常會有聯邦調查局(FBI)等刑事機構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