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本地首例源頭料藏鳳德邨
發佈時間:03:00 2025-10-27 HKT
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出現!涉事的82歲婆婆居於鑽石山鳳德邨。衞生防護中心昨指,因婆婆平日主要在邨內活動,不排除仍有「隱形個案」潛藏邨內,初步估計鄰近一帶20座大樓約8000戶有較大感染風險,牽涉逾一萬名居民,故未來兩周除了加強控蚊滅蚊,也會主動做問卷調查跟進居民健康情況。中心又呼籲在本月1日後出現發燒、皮疹或關節痛症狀人士,應盡快求醫或聯絡中心。
本港今年錄得47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當中逾85%患者曾訪內地。今次確診的82歲婆婆,8月底曾到訪廣東省清遠市,惟她直至本月18日才出現關節痛,上周三再蔓延至手腳關節,同日向私家醫生求醫,翌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診,目前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因患者在病發前2至12日,即潛伏期內均留港並主要在鳳德邨活動,相信感染源頭在邨內。他坦言因本地個案風險相對較輸入個案大,不排除區內出現更多病例,以一個潛伏期周期計算,相信下月中才能確認風險是否已解除。
82歲女患者曾訪清遠
據悉,婆婆居於雪鳳樓,家中4人暫無病徵,鄰近有20幢大廈居民和3間學校感染風險較高。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指,因早前46宗輸入個案患者均未踏足鳳德邨,相信鳳德邨內或有「未確診者」潛藏,「他被蚊叮後,病毒再經蚊傳給婆婆,一般白紋伊蚊飛行距離短,故以患者居所的半徑200米內作為劃界」。他指,會逐一聯絡相關大廈管理公司,今日內也會聯絡學校代為了解學生有無出現病徵。
不排除有更多病例
對若出現大批確診者會如何隔離,衞生署回覆《星島》指,因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的傳播模式及病媒一樣,若有爆發情況,會按照《登革熱準備及應變計劃》調整防控措施。翻查《計劃》,當強制性在醫院隔離發燒個案不可行時,需要求有關患者留在無蚊環境中,並可考慮向門診個案患者派發昆蟲驅避劑。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霍明茵指,鳳德邨所屬區域的誘蚊器指數在9月和10月均低於10%,代表蚊患分布不廣泛,署方亦即時在患者住所、曾訪地點強化滅蚊,包括施放滅蚊噴霧;今日也會到附近3個地盤巡查。另環境及生態局今日會召開跨部門會議,領導協調各部門防蚊滅蚊。民政事務總署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補充,會安排關愛隊上門派傳單和問卷,並在鳳德村商場設立健康資訊站向居民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