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乙肝篩查及早發現病變「可做更多」

更新時間:03:00 2025-10-2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22 HKT

  對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將以試點形式推行乙肝篩查,竺兆豪稱乙肝會增加患上肝癌的機會率,而本港每年約1600宗肝癌新症中,僅約3成可透過手術等方法治療,「不少人在確診後才知原來早是乙肝帶菌者,加上臨床經驗上約7成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腫瘤大過5厘米而須動刀切除;若篩查計劃能及早發現病變,我們可做更多」。對醫管局應否引入儀器,他則持開放態度,亦認同須證明新療法的成本效益,「我感覺(Histotripsy)一定有着數。病人從住院7天,變成到兩日一夜,已經差很遠」。
將研儀器應用於其他癌症
  本港未來也會展開將儀器應用於治療乳癌、腎癌、前列腺癌、胰臟癌等部位的研究。竺透露,Histotripsy能否引發「遠端反應」,亦是未來研究方向之一,「即有十粒腫瘤,打其中一粒,其他都會消滅。因碎化腫瘤過程中,會釋放很多DNA,身體可能產生一些免疫反應,去對付體內其他腫瘤。雖然不是每個病人都會出現,但我們見到有發生,故研究方向是希望找到哪類病人會產生遠端反應,探討需否結合免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