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委會4年批款近7000億 陳振英笑言沒有「凶鈴」反顯效率

更新時間:03:00 2025-10-1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7 HKT

  本屆立法會任期內通過多項大大小小法案和撥款,以往是拉布主戰場的財務委員會,如今運作正常平靜。已任兩屆議員的財委會主席、金融界議員陳振英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今屆議會運作比過去順暢,但其實只是因為上屆拉布過於嚴重,才顯得今屆效率「突然提高」,現在只是重回正軌。
上屆反對派拉布嚴重窒礙施政
  「愛國者治港」下的議會,效率明顯提高,陳振英則認為「效率」是相對的,上屆反對派拉布嚴重,窒礙施政,完全不是為了討論政策優劣,更有謾罵和人身攻擊,旨在癱瘓政府和議會運作,效率一定低下。他憶述點算法定人數的響鐘太洗腦,「對建制派來說簡直是午夜凶鈴」,笑言今屆拉布絕跡,「大家睡眠質素有顯著提升」。
  不過,他強調議會運作暢順不等於對政府沒有監察,真正成熟的議事文化,理應是有多元聲音之餘,政策意見也有前瞻性,有時在鏡頭以外,議員也會花許多時間了解政策、向官員私下和密集地反映意見,效果更實在。他舉例政府提出重要民生政策法案時,包括簡樸房、網約車規管等,事前會致電關注議題的議員解說,亦會親身到立法會介紹,只是公眾未必留意。
平均每小時會議批出約23.7億
  財委會過去成為反對派抗爭主戰場,但此情景已不復再。總計今屆議會,財委會共舉行127次會議、開會總時數294小時,批出261個項目,涉及6972億元,換算平均每小時會議批出約23.7億元。陳振英認為,財委會審議本身不需要太久,反而時間短才是常態,只是昔日議會拉布嚴重,每每將議題拖長討論、激烈抗議。
宏觀政策與民生政策不可偏廢
  他指,撥款申請在立法會有充足討論空間,政策層面會在事務委員會討論;若涉及工務工程或人事編制,財委會轄下兩個委員會也可仔細討論,基本上項目提交財委會時,細節已經充分討論。若3名或以上委員聯名要求於財會進一步討論,亦有機制處理,他認為財會「守尾門」做法行之有效。
  不時有聲音批評議員發言內容同質化,拿國家大政策內容照本宣科。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陳振英認為,這與議會生態有直接關係,不少議員身兼人大政協,關注國家政策如何惠及香港是理所當然。不過他認為需平衡,宏觀政策與落地的民生政策同樣重要,不可偏廢。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決定退下火線,陳振英被傳是熱門接任主席人選之一。他斬釘截鐵說,一切言之尚早,揣測太多無意思,首先他是否競逐連任要先與金融界討論,而新一屆主席要由下屆議員互選。他認為只要熟悉議事程序、「壓得住場」,就有資格當大主席,相信這方面人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