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語|暫緩垃圾收費 順應民意亦不忘減廢初心

更新時間:03:00 2025-10-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4 HKT

  時隔一年,垃圾收費的未來路向終於「出爐」。環境及生態局於本周一宣布因應減廢回收的亮麗成績,以及考慮民意和經濟狀況,決定維持暫緩垃圾收費。這項決定屬明智之舉,相信不少市民也因此鬆一口氣。
  正如局長在剛過去的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強調,都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棄置量自2021年起已錄得持續下降,由2021年平均每日11358公噸,減至2024年平均每日10510公噸,減幅達7.5%。人均棄置量亦已由2021年的高位每人每日1.53公斤,逐步下降至2024年每人每日1.4公斤,三年間下跌約8.5%。過去暫緩垃圾收費的一年間,都市固體廢物更減少了約5%。這些具體數據均反映本港減廢進程並未因垃圾收費暫緩而停步,反而正承接良好勢頭,穩步向前。
  近期走訪九龍城區,不難感受到政府推廣減廢回收的措施已深耕社區。閒時在街上發現「大嘥鬼」的宣傳隨處可見、街坊踴躍將大包小包回收物交到流動回收點,亦不乏男女老幼到訪「綠在區區」,分享回收喜悅甚至交流「綠綠賞」的儲分心得。業界也非常支持環保,不少商戶已參與《減少使用包裝約章》和支持「惜食香港運動」,減少包裝和廚餘,實施綠色營商。這些鼓勵性的措施顯然遠比懲罰性的政策更易「入屋」和「貼地」。見微知著,潤物無聲的政策推動人心所向,更能促進建設生態文明。
  垃圾收費影響範圍廣泛,市民和媒體亦較為關注。正如局長周一表示,垃圾收費只是作為推動減廢回收的一項工具,減廢回收和實現「零廢堆填」才是目標。宏觀來看,香港整個減廢回收系統已有整全策略,並在未來加強以廢物管理四大方向持續推進,包括宣傳教育、完善回收網絡、行業協作、善用市場力量發展環境基建。筆者認同,只要我們一起努力降低廢物棄置量,同心做好減廢回收,實在不必急於一時實施垃圾收費。
  順應民意的暫緩問心無愧,莫失莫忘減廢初心更受社會接納。環保議題向來常被視為理想崇高,但影響全港市民的政策,不得不接地氣、顧民意。政府此次維持暫緩的決定實在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積極體現。
  要達致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固然重要,但建立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仍有賴業界和市民攜手達成。從今天開始改變自己的習慣進行減廢回收,建立綠色生活文化或許只是生活中的一小步,但只要齊心合力功在不舍,卻是打造更美好綠色未來的一大步!
陳健平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