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交所IPO擬免稅爭生意挽劣勢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3 HKT

香港新股市場今年氣勢如虹,港交所暫居全球新股集資額首位,反觀英國則節節後退,甚至二十大不入,今年首3季新股集資額大跌近7成,創逾35年新低。為挽救頹勢,外媒報道,英國政府下月擬推減免印花稅,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新股,首2至3年免徵0.5%股票印花稅,以降低交易成本及吸引企業到當地上市。有議員認為,此對香港沒有太大影響,因為企業在評估上市申請時,會先考慮上市地的吸引度,然後才考慮成本。有會計師認為,現時香港上市公司主要來自內地,中資企業甚少赴英上市。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英國政府下月公布預算案時,擬公布向在倫交所掛牌的新股,免徵0.5%的股票印花稅,並適用於上市後首2至3年,希望藉此提高市場流動性,及鼓勵企業在當地掛牌。英國財政部回應查詢時表示,要把英國打造成為全球最適合公司成立、擴張、上市和長期發展的地方。
「Shein」保密港提交招股
彭博早前報道,基於英國資本市場的估值較低,促使企業轉向私募買家,或赴紐約掛牌,導致今年首9個月倫交所的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只得2.48億美元(約19.3億港元),按年跌69%,為逾35年來最少,新股集資排名降至23位,20大不入。倫交所今年最大的新股為會計師行MHA集資逾1.3億美元,只有小型當地投行負責該上市項目,倫交所第3季的情況更嚴峻,集資額只有約4200萬美元,按年大跌85%。
今年7月曾傳出內地線上快時尚零售龍頭「Shein」已以保密形式提交香港初步招股書,意圖藉此向英國監管機構施壓,批准其倫敦上市。
Berenberg投資組合經理Leonard Keller表示,當估值偏低時,企業會對以折讓價上市感到猶豫。倫交所在2006年高峰時期,新股集資額達510億美元,創新高。今年首9個月,美國(納交所、紐交所等)、香港和中國內地佔據前三位,分別集資529.2億、233.9億美元(約1824.4億港元)和161.7億美元。
綜觀現時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股票印花稅,英國只要求買方付0.5%;本港則是買賣雙方均須分別繳納0.1%;新加坡方面,買方付0.2%,未向賣方收費;內地只向賣方收取0.05%;美國沒有徵收股票印花稅。不過,香港證券界一直倡議下調甚至乎取消本地股票印花稅。香港股票印花稅曾於2021年由0.1%上調至0.13%,直至2023年才打回原形。
分析認為英國擬實行的措施對香港影響有限。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坦言,倫敦現時的投資環境低迷,很多公司離開倫敦市場,轉到其他市場掛牌,故理解英國有意下調股票印花稅的舉動,但與香港沒有太大關聯。目前有數百間公司排隊來港上市、本地交投量良好,恒指回報亦正面,相信即時英國下調股票印花稅,對香港沒有太大影響,又指上市申請人會先考慮上市地的吸引性,繼而再考慮成本。若果首要條件都未能滿足,上市申請人不會考慮。
業界:減印花稅非靈丹妙藥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倫交所的股票印花稅不低,現時其新股市場不豐盛,至少兩年未有入圍全球新股集資額十大。然而下調股票印花稅並非靈丹妙藥,可能是發行人選擇上市地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但有建議是好事,可降低交易成本。他指,現時香港上市公司以來自內地為主,很少內地企業赴英國上市,美國亦沒有股票印花稅,故預計英國有關建議不會令企業不來港上市。
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夥人黃金錢表示,目前已遞交申請在港上市的企業接近300間,憑藉多元化且具質素的上市項目,本地全年IPO集資額有望達到或超越2200億元的預期,可望躍居全球第一。該行年中時預計集資額為2000億元至2200億元。該行相信香港將可繼續吸引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本港首3季集資額約1824億元,已超越安永年中時不少於1600億元的預測。德勤早前年內第二度上調預測,集資額或高至2800億元,為現時四大會計師行中最樂觀。畢馬威預計集資額最多為2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