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錶加價首日何文田仍三車爭一位

更新時間:03:00 2025-09-29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29 HKT

政府停車收費錶(俗稱「咪錶」)昨起正式加價,私家車每15分鐘停車費倍增至4元,換算停泊一小時便要花16元;至於貨車、巴士及旅遊巴收費則維持不變。因應「咪錶」加價,「泊街」與「泊停車場」的成本差距亦進一步收窄,以旺角區為例,最平的停車場私家車平日指定時段時租僅19元,換言之車主只需「加3元」便可泊入停車場。有車主向《星島》反映,期望加價可促進「街位」流轉,減少車位被長期佔用的情況;有的士司機則指,加價只能收一時之效,政府長遠仍需繼續增加泊車位。

「凍價」長達31年的「咪錶位」,昨起全面實施新收費,全港逾2萬個車位收費由每15分鐘2元,倍增至4元;大部分泊位的收費時段則為逢周一至周六,每日早上8時至午夜12時;逢周日及公眾假期為每日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運輸及物流局早前預計,加價後未來兩年可為庫房帶來分別約2.2億元,和約3.7億元額外收入,又強調加價是為妥善運用有限的泊車位資源,以加快流轉,滿足車主短期的泊車需求。
周日旺角停車場收31元
  在新收費實施首日,《星島》記者亦在旺角及何文田一帶視察。在何文田一帶,「咪錶位」仍是一位難求,使用率高達9成;而在「午膳高峰」時段,記者亦目擊有三輛私家車同時爭泊同一個停車位的激烈場面。在鄰近的私人收費停車場,在周日下午同樣幾乎泊滿,記者觀察半小時內不斷有車輛進出,但仍是「車多吉位少」。按照按停車場假日時租31元計,在「咪錶位」加價後,在同區「泊街」和「泊停車場」差距仍達15元;若是平日則相差較少,「泊街」時租仍是16元,但「泊停車場」只需27元,差距縮窄至11元。而在旺角區,假日私家車時租大部分超過30元,部分索價高達41元,與「咪錶」差距看似仍遠,但區內有停車場平日指定時段的時租收費低至19元,即與「泊街」其實相差無幾。
  車主何先生指,昨午「泊街」後才知悉開始加價,但加幅仍可接受,「本身在香港要搵車位停車就不容易,現在4元可泊15分鐘,附近停車場都要30幾元泊一個鐘,最重要是有位畀我泊」。他又認同,加價有助令「咪錶位」加速流轉,「起碼不會有人長期霸住,畀多些人有機會用來泊車」。
有車主稱「無奈接受」
  車主李先生指,面對加價要「無奈接受」,「新收費下泊街和泊停車場差不多,如我在街泊一個半鐘,便花28元,雖然可接受,泊車點都要付錢,但不排除未來會直接泊入停車場」。
  除私家車外,的士也是今次的「加價對象」之一。駕駛巿區的士的阿權指,因的士司機要在街攬客,且依賴「咪錶位」處理買飯、上廁所等需要,故泊位加價無疑會對收入造成影響,但不會特別擔憂,「也明白政府現時也要增加庫房收入」。不過他認為,加價對泊位流轉的效果短暫,長遠也是要增加泊車位,才能解決「霸位」和違例泊車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