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組合拳加碼 首2年享26萬免稅額 高才同受惠 料1.65萬人獲寬減

更新時間:03:00 2025-09-1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18 HKT

  為鼓勵市民生育,今年《施政報告》再度施展「組合拳」,當中最受注目的是將享有初生子女額外免稅額的時間增至兩年,即由2026/27課稅年度起,納稅人可就每名合資格子女享有雙倍、約26萬元免稅額。政府消息人士指,在港有交薪俸稅人士,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可受惠,包括通過高才通等人才計劃赴港者;初步估計措施會令政府每年減少約3億元稅款,受惠人數可達1.65萬人。

今年政府在2023年的「生育組合拳」基礎上加碼,期望締造有利育兒環境。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及,新生嬰兒數目雖然自2017年起連續6年下跌,但在「組合拳」措施推出後,過去兩年的生育率轉跌為升,以去年增幅最為顯著,「新生嬰兒按年多約3500人,達3.67萬名,增幅達11%」。
措施推出後生育率轉跌為升
  故此政府繼續推出一系列新措施,財庫局會在明年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將享有初生子女額外免稅額的時間由一年增至兩年;新安排適用於在2026/27年度未滿兩歲的子女,換言之,即在今年4月1日後出生的嬰兒,只要父或母有在香港繳交薪俸稅,毋須在港出生亦合資格。不過在同一年度,同一家庭的所有子女免稅額需報在同一人,即父親或母親名下,消息人士舉例:「如生雙胞胎,第一年由父親用了免稅額,就要翌年才能把兩名子女的免稅額用在母親名下」。
兒童日間照顧名額倍增至3000
  另外,政府亦將0至3歲的「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名額」倍增,在未來3年由1500個增至3000個;並由15間新增的資助幼兒中心負責提供服務;社署亦會適當地把較多服務名額撥作照顧0至2歲的嬰幼兒。另「在校課後託管服務」在本學年取消名額上限,消息人士指參與學校亦由上學年的約126間小學,擴展至本學年的約200間小學,已佔全港小學一半,相信有需要的家長均可獲支援,以便他們外出工作。
  至於醫療支援上,為方便孕婦輪候醫療服務,政府會設立「關愛窗口」。由基層醫療署聯同家計會、母嬰健康院,及醫管局婦產科,提升婦女在孕前、產前及產後的健康教育及服務。政府消息人士強調,「關愛窗口」目的是加強支援,但不等同可幫忙「插隊」。另人類生殖科技局已修訂法例,今年12月起取消供自用的配子及胚胎的法定儲存期限;醫管局輔助生育服務名額在2025/26年度也會增至1500個。政府亦會繼續透過《好僱主約章》,推動彈性工時等家庭友善僱傭措施。
  至於政府會否重推「2500元學生津貼」以支援家長,李家超昨出席電視論壇時坦言,學津不設審查,不論貧富家庭獲津貼額是一樣,但目前政府面對財赤,在資源有壓力下,應盡量幫助有需要者;且有需要家庭目前仍可申領上網及書簿津貼等援助。至於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會否覆蓋至各類來港人才,李強調這筆錢是用來「幫助真真正正的香港嬰兒」,申領前提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